網上有一個帖子,說的是幾個國家的人對于富人區的看法。
美國人的看法是:他能住這里,說明他遇上了一個好機會,將來我也能遇到好機會,我會比他做得還好!
日本人的看法是:我會接近那個人,和他交朋友,向他學習,把他的長處學到手,再設法超過他!
中國人的看法是:何止嫉妒,恨不得把這小子宰了!
不得不說,有些人的心態確實有問題。看到什么東西,都想給扣上一頂大帽子,要不然就當頭給一棍子,非讓對方趴下不可。
這兩年,茅臺屢屢被推到風口浪尖,只要市場一有變動,就被拿來說事。先是漲價,不管是哪個品牌漲價,說的都是“茅臺都漲了,我們得跟著漲”。一個企業如何進行產品定價,最終取決于市場,為什么偏要扯上茅臺呢?筆者的觀點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只要有人買你的賬,你想漲就漲嘛!
茅臺價漲了,就成腐敗了!這頂帽子可夠大的,此言一出,茅臺股價當天應聲而跌就是最好的佐證。
要說茅臺冤不冤,被置于輿論的風口上,也不敢為自己說太多話。因為,扣這頂帽子的,是上海市人大代表。他們的理由是“普通老百姓對此意見很大”。
茅臺酒的存在不是一天兩天的,新中國成立的時候,開國大宴喝的是茅臺,中美建交、國家領導人贈送外國元首的禮品等,多次用到茅臺酒。所以,茅臺酒才有了外交酒、政治酒的稱謂,最終才成為“國酒”。
一個國家的“國酒”,如何就和腐敗劃上了等號呢?我看還是有些人的心態在作祟。槍打出頭鳥,茅臺這幾年名頭越來越響,價格頻頻走高。
于是,有人坐不住了,得站出來說兩句了,還是“代表人民”在說話,讓你無法反駁也不敢反駁。誰敢與人民為敵,誰敢向腐敗靠攏呢?
但是,茅臺酒說到底是一種商品,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商品的買賣就應該遵循市場規律,價格可以賣到多少,還要看消費者是否買賬。消費文章來源華夏酒報者愿意消費,就是漲到一萬元一瓶,也不為過。
搞腐敗拿什么都可以搞,但再搞也是人腐敗,不是商品腐敗。
能有一個民族工業品牌入選世界的奢侈品品牌榜,那應該是國人的驕傲,而不應該一味地謾罵與指責。過多的指責和無理的謾罵只會損害國產品牌的形象,而這正是外國酒業巨頭想看到的。
請擁有一顆平常心,請別亂扣帽子、亂打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