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26日召開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強調,執政黨的最大危險就是腐敗。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政權的性質就可能改變,就會“人亡政息”。會議提出,要禁用公款購買香煙、高檔酒和禮品。(新華網2012年3月27日)
總理話音一落,茅臺酒就應聲下跌。市值一天就蒸發了142億元,創出近3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其它類似的高檔白酒也遭遇此劫,齊齊走低。這對于反腐敗來說,的確是一個硬舉措,也抓住要害和百姓的呼聲。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顯示了中央反腐敗的決心,吃喝不是管不住,關鍵是下不下得了決心。
另一方面顯示了當前公款吃喝有多嚴重,僅僅一個茅臺酒,一天就能蒸發142億元,如此之驚人數字,如果不是禁止公款買酒的話,那這筆錢肯定是又要花在公款之上的。
不過,當我和不少在基層工作的領導干部說起此規定時,大家根本不以不然,覺得這可能又會成為一紙空令,起不到多大效果。
有干部就說,你說公款禁止買煙能做到嗎?即使我們做得到,領導呢?中央的規定多了去了,可“政令出不了中南海”的事還少嗎?所以象這種規定,如果不能從源頭上堵住,不能從監督體制上加強,最多可能就是一個好看的規定而已。
象公款吃喝這種事,不知道出了多少規定,可真正管用了嗎?沒有。關鍵問題在哪里?一個是財政預算管理問題,也就是“三公經費”預算問題,有沒有一個剛性的約束與標準,有沒有一個細化的標準;還有一個就是監督執行問題,誰來監督“三公經費”的剛性執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每個單位都有明確的“三公經費標準”的,可幾乎沒有一個單位不超過這個標準的,可是誰又對這個標準的執行認真過呢?原因在哪里呢?這就是制度層面的問題。
現在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事多了,就拿這個公款禁買煙酒的事來說,不準買香煙,我可不可以把發票內容改一下呢?放在辦公經費里面行不行?不準喝高檔酒,一是可以買低檔酒,再一個就是把高檔酒分散為幾個低檔酒來報銷,不也是一樣嗎?當年的“四菜一湯”不就是變身為“四盆一湯”嗎?
大家紛紛言言,讓我十分茫然。公款吃喝,公款消費為什么就那么難?就象有的干部所說,如果真能把公款吃喝給禁下來,如果真能做到令行禁止,從此不再公款買煙酒,一是腐敗之風會大加收斂,還有也是對我們基層干部的保護。至少我們不會為酒局應酬苦惱,也不會為如何送禮發愁,畢竟禮品也不能用公款買的。
所以,從財政預算制度改革入手,從監督管理體制入手,真正給公款吃喝動大手術,真正讓公款禁買煙酒成為現實,也許才能真正見到實效。
編輯: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