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著名證券公司Redburn的分析師們向那些想向中國市場銷售威士忌的生產商們發出警告稱,除股市和樓市外,中國又多了威士忌市場泡沫。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日本就經歷過類似的威士忌熱潮,令許多生產商們至今仍對當年的“宿醉”記憶猶新。
Redburn的分析師稱,威士忌實際上是一種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的產品,其需求隨經濟的興衰而起落。在20世紀70年代西方經濟遭受滑坡后,威士忌生產商轉向了當時最有希望的日本市場。當時酒商采用的營銷手段及日本新富群體的威士忌消費行為,與今天的中國市場狀況有很多相似之處。
“日本消費者對高端蘇格蘭威士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多奢侈品牌都專門推出面向日本市場的產品,帝亞吉歐旗下的尊尼獲加金牌威士忌就是其中之一。”但日本威士忌消費越來越依賴那些公款消費的企業高管,而非消費者鑒賞能力的提高。20世紀90年代初期,伴隨經濟危機而來的日本威士忌市場泡沫的破滅,讓生產商們猝不及防。Redburn的分析師說,如果威士忌消費建立在跟風或公款消費之上,那就不具備應對經濟周期或時尚周期下行的內在品牌價值。
帝亞吉歐近日宣布將在未來5年針對新興市場投資逾10億英鎊(約合15.2億美元)用于擴大威士忌產能。該集團還專門針對中國市場推出超高檔伏特加產品“海上幻”(Shanghai White),并在上海運營尊尼獲加高端會所“尊邸”。
中國目前已是法國人頭馬—君度集團人頭馬干邑的最大市場,但該集團曾反復表示打算投入高達10億歐元用于收購新的高端品牌,比如一款在中國很受歡迎的高檔威士忌。
&nbs文章來源華夏酒報p; 政府也助推了這一潮流。2010年,英國和中國簽訂協議,確保只有蘇格蘭生產的威士忌才能以“蘇格蘭威士忌”為名在中國出售。
Redburn的分析師表示,無法保證蘇格蘭威士忌在成為超富階層最愛飲品之外,還能夠獲得中國普通民眾的歡迎。據稱,亞洲各地區對蘇格蘭威士忌的喜好差異很大,與收入沒有直接關系。日本、新加坡等地人均GDP較高,但其蘇格蘭威士忌的消費量卻遠遠少于韓國和泰國等地。
此外,威士忌等烈酒還面臨著中國白酒的激烈競爭。相比之下,印度是一個頗有希望的市場,因為它擁有發源于殖民時期的威士忌飲用傳統,但由于收入水平低而且關稅高,印度市場的成長受限。眼下,印度和歐盟正在進行貿易談判,印度有望大幅降低烈酒進口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