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殺”之謎》系列報道之一 曹縣“封殺”外地酒?
日前,有業(yè)內人士在新浪微博爆料,稱“山東曹縣政府與碧波酒廠運用五大殺招封殺外地酒:一是查酒水行業(yè)經銷商的帳;二是要求終端網點必須銷售碧波的酒;三是要求公務員喝酒必須是碧波,并派當地紀檢部門拿攝像機到各網點抽查;四是撤銷一切外地酒的廣告,如郎酒的車體廣告;五是交警查車,運送其他(酒類)產品則找個理由扣車?!?/P>
“ 五大殺招”是否真的存在?為了探其究竟,《華夏酒報》記者趕到山東曹縣,通過實地走訪調查,挖掘內幕,追問真相,還原事實。
經驗復制?
有網友近日在微博上對“五大殺招”回應說:這是明顯的地方保護,果真如上所說,地方政府就是在充當“保護傘”。
力求全方面還原事實真相,《華夏酒報》記者致電山東曹縣碧波酒業(yè)有限公司了解情況時,接電話的工作人員稱“根本就不知道封殺外地酒一事,對于記者的質疑,要向領導匯報后才能答復?!?/P>
隨后,記者又向菏澤一家酒類生產企業(yè)的孫經理(為保護被采訪者,被采訪人均使用化名)追問事情的原委。孫經理首先肯定了山東曹縣政府與碧波酒廠運用五大殺招封殺外地酒這一事實。同時表示,之所以目前用這些招數封殺外地酒,是因為之前已經有過“成功案例”!
有“成功案例”?
據當地人介紹,曹縣碧波酒廠早已沉寂多年,現在的碧波酒業(yè)是北京一家公司在收購原曹縣碧波酒廠的基礎上投資興建的,2011年11月11日重新開始運營,屬于曹縣莊寨鎮(zhèn)2010年引進的招商引資項目之一。對于一家正式運營才半年多的碧波酒業(yè)而言,何談“成功案例”?
孫經理解釋說:“單縣當地有一個白酒企業(yè),如今已成為當地經濟的支柱企業(yè)。當年單縣用這些招數,讓單縣當地的這家白酒廠起死回生。如今,碧波酒業(yè)力圖復制單縣的‘成功經驗’?!?/P>
“成功案例經驗復制”這一說法,《華夏酒報》記者通過一一走訪曹縣當地的酒類經銷商,也得到了印證。
一位在曹縣從事酒水經銷多年的石姓經銷商告訴記者:“多年前,單縣就是用這樣的辦法,讓當地的白酒廠迅速成長起來,甚至成為支撐當地經濟發(fā)展的一匹‘黑馬’。不可否認的是,酒廠不斷上漲的稅收也為當地政府貢獻了更多的財政收入?!?/P>
一位業(yè)內人士分析說,利潤水平高的行業(yè)往往最容易遭遇“地方保護”。因為其提供的稅收較高,如煙草加工業(yè)、酒類等行業(yè)。
企業(yè)向政府繳納稅收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但對于一個剛建廠不到一年的企業(yè),到底能給政府繳納多少稅收?當地政府是否會看重這些稅收?
對此,《華夏酒報》記者撥打了山東省曹縣人民政府官方網站上的“縣長熱線”求證,工作人員稱,請記者與宣傳部對接,并告知了對方電話。
隨即,記者致電宣傳部,對方表示:“對此事不清楚,請聯系外宣辦?!碑斢浾邠芡ㄍ庑k的電話時,得到的答復是:“提倡喝碧波酒,并未‘封殺’外地酒?!?/P>
石經理直截了當告訴記者:“據我了解的一個版本是,碧波酒廠每年繳納4000萬元的稅收,但這是酒廠承諾的,還是政府強制的,我也不清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政府和企業(yè)是利益共同體?!?/P>
曹縣是一個總面積只有1969平方公里的小城,很難藏住“秘密”。4000萬這個數字,在經銷商中早已傳開,當記者詢問石經理“碧波靠什么給政府繳納4000萬元的稅收”時,石經理顯得有些拘謹,他沒有回答,只是一臉苦笑。
“老廠子倒閉,新企業(yè)運營半年多,百廢待興的節(jié)骨眼上,即便是有投資公司的資金支撐,繳納4000萬的稅收不是一個小數目,碧波酒業(yè)哪來這么大的信心和魄力?”石經理反問。
據石經理介紹,曹縣雖屬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卻是一個典型的白酒消費大縣且消費檔次不低。目前,曹縣市場不僅充斥著一線白酒品牌,而且還有習水、花冠、四君子、君和、碧波等品牌,消費潛力巨大。
即便有較大的市場容量,記者粗略算了一下,要支撐坊間傳言的4000萬稅收,酒廠銷售額理論上要達到兩億多元。
“兩億多元?你認為可能么?企業(yè)在生產環(huán)節(jié)的稅率高達19%~22%,還沒算上流通環(huán)節(jié)?!北滩ň茦I(yè)焦姓工作人員表示,“一個區(qū)域強勢企業(yè),最多可以占到酒類銷售總額的3成。我們只是新生品牌,并不具備這樣的實力?!?/P>
暫時無法實現兩億多元的銷售額,4000萬的稅收究竟從何而來?
“喝、推、送,這就是策略。”一位牛姓經銷商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鄉(xiāng)鎮(zhèn)政府300件,科局級單位100件~300件,規(guī)模企業(yè)100件,行政村10件,這是分解任務,要買單的。”
“不要不行么?如果沒錢怎么辦?”記者問。
“沒錢先賒賬,有錢再還?!迸=浝斫忉屨f,“縣政府在曹縣已經有了一套思路,占領制高點是首要的,主要表現在政務、商務接待用酒,這也是時下酒類營銷的方法之一?!?/P>
“分配到各單位這么多的酒能消費掉嗎?”記者質疑。
“據我了解,分派到碧波酒的許多單位已經把這些酒看成了一種負擔。一個單位的倉庫中一下子堆滿了碧波酒,大家又能喝多少?品牌沒叫響,送也送不出去,每個這樣的平行單位都有。這樣一來,不少人對碧波酒反而產生了逆反心理。”牛經理表示。
從一位酒類咨詢業(yè)朋友那里,記者印證了牛經理的說法,“縣領導在一次開會時鼓勵大家喝碧波酒,并在大會上宣稱‘不喝碧波酒就是不愛曹縣’”?!?/P>
“不是說不喝碧波酒,就不愛曹縣。這句話原是‘不喝當地酒,不支持曹縣發(fā)展’?!北滩ň茦I(yè)焦姓工作人員表示,“碧波酒業(yè)要給當地稅收做貢獻,財政收入提高了,公務員、事業(yè)編制人員在待遇上會有相應地提升。但這不等于必須喝碧波酒,領導也沒做過這樣的強調?!?/P>
市場割據?
在從菏澤趕往曹縣調查的路上,《華夏酒報》記者發(fā)現,沿路的商鋪都標有“愛曹縣、喝碧波”的字樣。在曹縣城區(qū)的主干道上,“碧波酒、家鄉(xiāng)酒、和諧酒”的藍色廣告牌更是隨處可見。
“商務、政務用酒占領制高點后,第二個手段就是占領餐飲終端?!迸=浝碚f,在餐飲終端渠道,如果你不銷售碧波酒,政府就會以衛(wèi)生不合格、防疫不合格等理由查處;銷售門店如果不賣碧波酒,工商、稅務等部門就會以偷稅漏稅的名義對其進行查處。
據當地經銷商介紹,為了提高碧波酒在當地市場的占有率,曹縣政府從各執(zhí)法部門抽掉人員組成一個班子,成員來自工商、稅務、質檢、衛(wèi)生、城建等多個執(zhí)法部門,集中辦公,并由縣政府辦公室派員牽頭協調。當地經銷商均稱呼其為“白酒辦”。
“白酒辦為了整頓酒類市場曾發(fā)過一份報告,這份報告沒有正式公布,只在內部傳閱?!迸=浝碚f,“我也是從一個朋友那里看到,這個報告中寫得很直白,但是卻很‘有效’。大體就三點,第一是控制政務商務用酒,第二是控制酒水消費終端,第三是鎖定公務員消費?!?/P>
“現在,曹縣城區(qū)一些大的酒類戶外廣告牌已經被撤掉了,只剩下碧波和君和(據介紹,君和為當地政府的招商引資項目)的廣告牌?!迸=浝砀嬖V記者,現在外地酒沒法進來,宣傳和活動都不讓搞,整個酒水市場死氣沉沉。
“廣告牌什么時間撤掉的?”
“今年4、5月份就開始了?!迸=浝硪荒樋嘈?。
“門頭上的外地酒類廣告牌不用動了吧?”
牛經理眼中露出一絲無奈,“撤掉也是早晚的事兒。執(zhí)法隊每月都會不定期以打假、查稅的名義地搞突擊檢查?,F在,名煙名酒店的日子都不好過。對于原本經營的外地酒品牌,經銷商不會貿然打款進貨。對于員工較多的經銷商,受限于經營本地酒的低額利潤,員工的工資都成了難題。”
記者詢問碧波酒業(yè)焦姓工作人員,是否看到過政府出的一份關于碧波酒的報告,焦姓工作人員稱,“沒有看到?!?/P>
對于牛經理提到的撤掉外地酒廣告牌一事,焦姓工作人員表示,“戶外廣告今年有個二次招標,近兩年廣告的代理商有所變更,我們是今年三月份才投標的??缏窂V告是由菏澤的廣告商代理的,政府不可能左右,企業(yè)更沒這個能力。不光是白酒,原來的家具、摩托車、飲品廣告也有撤掉的,況且,現在洋河、習水、瀘州老窖的廣告依然還在。”
焦姓工作人員還解釋說:“有幾個一直代理大品牌的經銷商想跟我們合作,開訂貨會時,雙方溝通過。但是,我們不可能給予對方要求的支持力度,代理一事也就暫時擱置了?;蛟S因為此事,才出現外地廣告牌撤掉的論斷。”
不少曹縣當地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經銷商認為,因為要支持碧波酒,所以對外地酒展開了“封殺”;而碧波酒業(yè)的工作人員解釋說,提升碧波酒的銷量,是出于對當地財政多做貢獻的目的。雙方各執(zhí)一詞,《華夏酒報》記者將繼續(xù)調查,追問究竟。
下期請繼續(xù)關注:
《“封殺”之謎》系列報道之二——《“保護傘”為誰撐起?》
中國市場的地方保護主義由來已久,從未徹底根除過。中國酒業(yè)要保持繼續(xù)健康的增長,必須徹底清算保護主義。梳理酒水行業(yè)地方保護的案例,剖析形成這一“怪胎”的成因,找到根除這一頑疾的方法,才能讓企業(yè)真正成為市場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