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嚴控“三公消費”給高檔葡萄酒市場帶來了一場寒流,目前仍未見任何恢復的跡象,但眾多葡萄酒商仍對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保持樂觀,認為中國葡萄酒市場正在經歷一段“修正期”。
2013年對中國主要高檔葡萄酒進口商而言是艱難的一年;多家進口商的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或持平或稍有下降,市場對于頂級波爾多葡萄酒的需求量比起前一時期有所下降。
雖然目前市場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是由波爾多上兩個年份的期酒價格整體下跌引起的,中國新政府班子推行的限制官員公款消費政策,以及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整體放緩也在原因之列。
“我們正在為一個更加艱難的2014年做準備。”中國進口葡萄酒行業巨頭ASC精品酒業CEO華金聲(John Watkins)在ProWine開幕前接受《Decanter》記者采訪時表示。
桃樂絲集團(Torres)執行合伙人Alberto Fernandez也認為,明年將是十分艱難的一年。“我們積壓了很多存貨。” 從2000年起負責桃樂絲中國業務的Fernandez說:“市場正在經歷一個修正期。”
Fernandez同時指出,由于市場需求減少及市場政策等方面的原因,部分企業的利潤無疑會受到擠壓,這一過程可能將帶來整個市場的整合。不過,對于歷經這一沖擊后幸免的酒商而言,中國市場將有望形成對長遠發展更加有利的堅實基礎。
華金聲表示,每瓶售價20美元~60美元的葡萄酒銷量正在不斷提高。從市場發展的規律來看,華金聲認為這些中等價位的葡萄酒恰好“應當成為中國市場的主流產品”。
不過ASC精品酒業的事業有很大一部分都在高端市場。該公司近期剛剛完成了上海藏酒軒的建設,其中包括為客戶設計的私人藏酒空間和品酒室,每層還有不同的餐廳供客人選擇。目前藏酒軒只有不到100位私人客戶,ASC希望將這一數字提升到250人。
在Fernandez看來,市場正在回到10年前的狀態,那時葡萄酒銷售的渠道以餐廳和酒吧為主,并非后來迅速膨脹而目前已經走向衰敗的送禮及宴會文化。
“我并不認為中國市場已經不需要葡萄酒了。但過去的18個月發生的變化卻是翻天覆地的。”香港艾蜜醍酒業(Armit Wines)的亞洲總經理Richard Sutton說道。他指出,將庫存的葡萄酒清空恐怕需要相同的時間。 “我們都希望這個時間能更短一些;而對于某些酒款而言,也確實不需要那么久。”他舉例稱,在去年一年內,高檔勃文章來源華夏酒報艮第葡萄酒就在亞洲市場有著相當成功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