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金六福2014《春節回家》TVC首映禮在北京舉行,影片由王寶強本色出演,講述了一個關于過年、回家、團聚的故事。這也不失為金六福的精彩“本色”演出。多年來金六福以“福文化”為核心訴求,曾先后簽約米盧、葛優等作為形象代言人,成為大眾白酒品牌的代表之一。隨著當前酒業調整,金六福希望將平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民本色表現得更鮮明,與新時代消費者產生共鳴。從“草根”一路成長為明星人物的王寶強,無疑為這種品牌本色增彩不少。
而不久前茅臺在某都市媒體刊登的一則平面廣告同樣令人玩味:“辛苦一年,買瓶茅臺回家過年”,與以往的茅臺宣傳語相比,其中的尊貴色彩淡化了不少,更增添了幾分親切與溫暖。對于中國人,回家過年永遠是心底的一份牽掛,不會因喝茅臺或者喝金六福而有所不同,高檔品牌也需要接“地氣”。事實上,茅臺近幾年已很少在都市類媒體上進行廣告投放,宣傳陣地主要集中在央視、航空雜志等高端平臺,此次回歸本身就表明,茅臺希望進一步提升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親和力。
從葛優到王寶強,從國酒茅臺到回家過年,將白酒形象與人們的生活距離拉近了很多。多年以來,白酒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往往是一些具有“帝王將相”風范的演員,白酒形象在公眾心目中似乎已經被固化,提及白酒,人們就聯想到一個莊重長者,西裝筆挺,手端酒杯,神色凝重,于是肅然起敬。但這份敬意卻并未轉化成公眾對白酒的美譽度和購買力,相反,卻使白酒在人們的心目中越來越陌生,因為這并非中國白酒的“本色”。
關于白酒本色,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張頤武曾經談過自己的體會,年幼時物質匱乏,生活艱苦,父輩們偶爾喝點白酒,那種氣氛和感覺至今還能回憶起來,“是我記憶里中國白酒最美妙的味道”。
其實很多人對白酒都有類似體會,最美好的白酒記憶未必來自饕餮盛宴,而是與某些生活片段緊緊聯系在一起,創業途中的一次關鍵轉折、漂泊多年后的團聚時刻,都可能使白酒留下“最美妙的味道”。因為白酒與中國人的日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常生活、喜怒哀樂息息相關,它可以大俗,也可以大雅,但惟獨不能切斷與人們的情感關聯,不能與中國人的生活脫離開來。白酒的本色應該是講情義、重家庭、肯務實、有追求,時刻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只有保持本色,白酒才能成為記憶中值得珍藏的味道。
不可否認,一些白酒企業針對文化創新開展了大量工作,但若深究其本質,仍有相當一部分拘泥于官本位、權本位的窠臼當中,在不知不覺間被消費者所離棄。金六福和茅臺此時的表現無疑傳遞出一種強烈訊號:中國白酒應該盡快回歸本色,以源自生活傳統的本色形象和樸實情感面對公眾。我們期待著更多的白酒本色演出,這樣才能取悅于消費者,更好地服務于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