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第一屆中國酒業“金高粱”獎青年榜樣頒獎禮在四川成都舉行,經過為期兩個多月的推選,34名酒業優秀青年代表獲此殊榮,這也是酒行業首次面向社會公眾推出自己的“未來之星”。
活動開啟之初,便受到行業及各界的高度關注。一來,青年強則國強,青年進步則國進步,看酒業青年如何胸懷天下,釀夢中國。二來,5000年的中國酒史源遠流長,但以我們對酒業的理解看來,5000歲的中國酒尚屬青年,看哪些榜樣青年來領袖青年酒業盡快走出調整期。
當然,70后、80后雖已成為酒業重要力量,但相比于中生代或元老級的酒業前輩們,他們中多數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其創新的經營理念或模式,還有待于市場實戰的進一步檢驗。他們還有些青澀,或者還不夠成熟。那么青年榜樣對整個酒業的影響到底在哪里?
對這個問題做出全面而深刻的回答,不僅對本次評選活動是必要的,對于整個酒行業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幾年前,中國的國家形象宣傳片在美國時代廣場播出,這部片子并沒有濃墨重彩地講述中國歷史或風光,而是由一個接一個的人物串聯起來,其中有姚明、吳宇森、丁俊暉、章子怡、神舟飛船宇航員,還包括一些普通而不平凡的中國人形象,比如鄉村女教師李靈、鞍鋼工人郭明義等。
沒有說教,沒有煽情,時代廣場的短片,用一個個生動的卻又是普通的中國人,告訴世界一個中國。沒有了“給我機會,還你奇跡”的豪邁,沒有了“山是高昂的頭,云也手挽手的”雄壯,但多了自然多了溫情多了交流——中國以更嶄新的形象演繹一個負責任的新型大國。
典型人物的組合,可以代表國家形象,對一個行業更是如此。酒業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個傳統落后的行業,但事實上,酒業的文化底蘊無比深厚,之所以今天被視為“最沒有文化的文化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我們徒有文化而無思想,我們只有企業家卻無思想家,我們只注重品牌、文化的傳播,卻吝嗇于分享思想,甚至懼怕與公眾進行思想交流,怯于展示自我。于是,酒業在這個崇尚個性的時代集體失語。
青年榜樣的評選,就是要發起一場酒業的“造星”運動,以顛覆酒業在公眾面前的保守、沉默形象。我們今天所評選的青年榜樣,其事業還在發展階段,也難免有不成熟、不完善之處。但我們更關注他們思想深處的閃光點,以及面向公眾展示自我的風采和魄力。我們希望借此樹立酒行業的形象代言人:他既有傳統文化的睿智理性,又具有現代品位的活力激情,從酒行業、酒文化中汲取的精神營養,使他成為公眾關注而喜愛的思想家。通過這個積極的形象,能夠引導消費者正確認識酒業,充分感受酒行業的內涵魅力。
僅從本次活動前期過程來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看,青年榜樣們確實具備成為酒業“明星”的社會性基礎。共有近700萬人次網友參與了網上的評選投票,其中最具人氣的青年榜樣代表獲得選票支持過百萬。這充分表明,通過積極主動的思想分享和傳播,酒業青年榜樣完全可以擁有自己的大批“粉絲”,成為酒行業的馬云、潘石屹,為酒業形象代言。
榜樣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如果他影響了一個人,那就只發揮出一份力量;如果他影響帶動了一個行業,就意味著千萬倍的力量;如果他能影響公眾,激發共鳴,產生出推進社會發展的“正能量”,那將成為偉大的精神財富。
青年榜樣的意義就在于此,我們要為社會創造精神財富,真正提升酒業的社會地位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