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紐約時報》報道,提供葡萄酒業經營管理培訓的波爾多國際葡萄酒學院在2004年剛創立時,只有20名學生,其中多數人來自法國的釀酒廠,現在它有105名學生。
最令人驚文章來源華夏酒報訝的不是今天的學員規模,而是學員的構成情況。雖然學生來自印度、土耳其等世界各地,但是有一個國家的學生卻很顯眼:中國學生占了約30%,是除法國學生之外最大的一個群體。而美國學生僅占不到4%。同時,到位于第戎的勃艮第高級商業學校學習葡萄酒管理的中國學生人數也在增加。在2009年到2012年間,中國學生僅占研究生人數的10%,而今年的100名學生中有33人來自中國。
從文化和商業上講,葡萄酒一直是法國傳統的精髓之一,全球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對葡萄酒的追捧使其成為全世界的嗜好。預計到2016年,全球的葡萄酒消費額將增加近9%,達1820億美元,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需求來自中國。
但是,法國一些人對這種發展趨勢感到不安,有時這種不安會轉變為暴力仇視外。2013年8月,一群法國人襲擊了在索泰爾訥一所葡萄酒學校學習的中國留學生,導致其中幾人受傷入院。
除了普遍擔心幾百年來的葡萄酒傳統發生變化,還有人擔心中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以后有一天會撼動法國葡萄酒產業的地位。一些人甚至擔心這些留學生的到來,意味著中國接手法國葡萄酒業第一階段的開始,中國人將會像在非洲購買資源那樣買下法國的酒莊。
而這種擔心是毫無根據的。中國人對葡萄酒的狂熱不僅對法國經濟有利,法國葡萄酒商和中國留學生建立的聯系也將為推動兩國文化交流起到重大作用。
很多人得知中國已經在葡萄酒釀造方面有所作為時都很驚訝。其實,許多來法國學習的中國留學生是讀研究生項目的,他們已經在國內完成了酒類研究的本科課程。
報道認為,隨著這些留學生學成歸國,他們會把法國文化傳統帶到中國,他們可以與同事和消費者分享自己的心得。正如在上個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法國的釀酒技術傳入美國加利福尼亞時,掀起了美國人對法餐和法國文化的新一輪追捧。
但中國留學生給法國帶來的真正實惠是在經濟方面。法國的葡萄酒已經占中國進口葡萄酒的48%,波爾多紅酒尤其受中國精英的喜愛。
中國的市場只會繼續增長。2013年夏天,波爾多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的一份報告預計,從2012年至2016年,中國的葡萄酒消費量將增長40%。此外,中國人并不喜歡喝廉價酒:中國的人均葡萄酒消費量在全世界僅排名第20位,但其葡萄酒消費額排名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