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與中酒網結盟,推進酒業營銷渠道與模式的創新向前邁了一大步,但種種“雜音”也隨之而來。有些旁觀者對二者間合作的具體模式興趣不大,而津津樂道于1919和中酒網結盟后帶來的業內利益沖突,并將企業間的人才流動視為開戰訊號。這種“搗亂”行為的背后,是對酒業創新的偏見心態,對酒業創新事物缺乏包容,片面強調其對行業競爭格局的破壞和顛覆,而看不到酒業創新的長遠建設意義。酒業創新不歡迎“搗亂”的人。
酒類行業向來反對打著創新“幌子”的投機取巧、炒作概念行為,但我們更應該對搗亂行為和偏見說“不”。創新事物在誕生之初就像一顆弱小萌芽,如果得到一個包容的成長環境,那它更有機會健康發展,直至為整個行業創造價值,而如果在其誕生之初就置于煽風點火、挑撥攻擊的惡劣環境下,其后果很可能是將酒業未來棟梁扼殺于搖籃。
對于當前的酒類行業,任何創新都是值得關注的。而如1919和中酒網這樣,敢于在創新“深水區”探索的企業,就尤其令人尊敬。作為酒類連鎖與電商的優秀代表,1919和中酒網的強強聯合具有十分積極的行業意義。雙方由此實現了資源有效互補,彼此的市場競爭力得到明顯提升;對廣大酒類企業來說則獲得了一個優質的營銷創新平臺,通過線上、線下資源的強勢組合,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優服務體驗;即便是其他的酒類連鎖銷售和電商企業,也可以通過競爭對手的創新實踐,為文章來源華夏酒報自身發展拓寬思路、儲備經驗。這里孕育著酒行業的未來生機與活力,我們可以對其保留自己的看法,乃至提出批評意見,但不應對之捧殺棒殺,造謠生事。
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也曾飽嘗過創新的艱辛與挫折,他認為在中國很難出現Facebook這樣的公司,事實上中國到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大公司是由剛畢業的學生創辦,因為我們的創業環境、創新環境還不夠成熟。在社會高度競爭的背景下,創業者可以沒有任何經驗,只要有創新想法就可以贏得市場認可和發展機遇,比如在美國就有很多大型公司是由大學畢業生、甚至大學沒畢業的學生創辦。
在雷軍看來,真正的創新往往由小公司所創造,就整個社會而言,如果要鼓勵創新,必須給予他們包容的環境,能夠容忍其創新所帶來的種種后果。畢竟創新的成功屬于小概率事件,如果沒有容忍失敗的環境,創新很難持續。
其實我們還要補充一點,創新事物的成長壯大,很可能對行業的傳統秩序帶來沖擊,分割一部分傳統型企業的利益蛋糕,這同樣不應成為偏見的理由。無論一個行業還是一個國家,如果抱著舊秩序而排斥甚至敵視、恐懼新事物和新思想,其結果必然是落后挨打,這是已經被歷史所驗證的真理。1919掌門人楊陵江曾表示,用傳統思維看不懂1919,事實上,用“偏見”的眼光也看不到酒業發展。
值得欣慰的是,身處“風暴”中心及邊緣的當事企業們,始終保持著平和心態,并流露出競合發展的良好意愿。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坦言“大家不是敵人”,并祝愿1919和中酒網合作愉快,越做越好。酒業創新的“主角”們并未受到外界說三道四的負面影響。自調整期以來,酒類行業對創新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地步,各種新事物、新理念、新模式層出不窮,讓我們看到了酒業未來發展的良好前景。但1919結盟中酒網所引來的偏見雜音,使我們意識到,建立形成包容、和諧的創新環境同樣具有緊迫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