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由中國酒業協會組織的“2014年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年度最佳新產品頒獎會議”在北京舉行。共有來自全國各地98個酒類企業的128款產品參與本次評選活動,經過中國酒業協會國家級評酒委員25人、酒類經銷商代表和消費者的現場品評,以及后期網絡投票,最終評選出52度五糧特曲(精品)、52度瀘州老窖特曲老酒、生態蘇酒(地錦)、白玉汾酒?翠清、52度西鳳大鳳香(二鳳)、53度紅國臺、42度一擔糧二鍋頭、威龍有機干紅葡萄酒等8個年度最佳新產品。
這一評選結果發布后,在行業內引起了較為強烈的反響,其中既有對獲獎新品的關注褒獎,也不乏質疑聲音:單從市場表現來看,以上獲獎產品未必有足夠的業績說服力,所謂“最佳”又有多少實際意義?
的確,在酒行業的深度調整時期,很難期望某個新品能夠一夜成名而紅遍市場,但這樣的“奇跡”現象少一點,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酒行業越來越成熟。經銷商更加謹慎,消費者更加理性,新產品要在市場立足,必須具備更深層次的綜合實力,在品質、品牌的基礎上,真正聚焦消費者需求。
上述8個獲獎新品在這方面均有突出表現。
五糧特曲面市,這一事件本身就釋放出明確的定位調整訊號,面對大眾化消費的強勁崛起勢頭,五糧液高調推出包括五糧特曲在內的“親民”路線新品。盡管由于渠道和結構需要進一步理順等原因,五糧特曲至今并未有驚艷表現,但作為一線名酒定位調整的領頭羊,其導向意義重大,理應被酒行業牢記:產品定位永遠不能脫離消費者的土壤。
生態蘇酒則是白酒產品價值創新的典范。多年以來,白酒新品嘗試過各種各樣的價值訴求,從年份到洞藏,從歷史到工藝,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下,面對更具時尚品位的新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一代消費者,中國白酒如何將自己的傳統底蘊融入時代,使白酒價值與時代同步,與市場契合?洋河的生態蘇酒給出了一個明確答案:生態。它是白酒的天然屬性,也是給予消費者的價值關懷。生態訴求是白酒產品的未來明智之選。
一擔糧二鍋頭也許代表著白酒的未來形象。從酒瓶、標簽到酒體風味,從外在到內涵,這款產品都給人帶來新鮮而深刻的印象:白酒還可以是這樣的?二鍋頭還可以是“溫柔”的?相比于近年大量涌現的時尚小酒,一擔梁二鍋頭在品質方面的轉變尤為可貴,淡雅清新的風格極大顛覆了消費者的白酒體驗,也更符合今天人們的口味喜好。一擔糧二鍋頭的標桿意義就在于此:中低檔產品向來有之,品質口感“親民”才是關鍵。
通過以上幾個代表可見,“最佳新產品”的實質是聚焦消費者。多年以來,我們在各種酒類評比中習慣見到的“明星”產品,往往定位高端,甚至是遠離市場,消費者難得一見的形象產品、概念產品。而此次評選頒獎活動提倡務實,所選酒品均為大眾路線產品的創新典范。“最佳”變臉,民酒上位,其深意或在于明確行業改革的核心目標:必須緊緊依靠廣大消費者,切實滿足消費者更高水平的物質、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