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的中國葡萄酒生產商而言,國內市場尚不夠成熟,一些酒莊嘗試將自己的葡萄酒帶到國際舞臺一試鋒芒。而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本土葡萄酒完全有潛力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雖然這并非易事。
當然,指望中國葡萄酒能夠很快涌入澳大利亞或者歐洲市場并不實際。但近日,一些到北京參加國際葡萄酒交流會的國外來賓指出,他們近年來喝過一些品質不錯的中國葡萄酒,有的完全可與歐洲、澳洲和美國葡萄酒相媲美。有人發言說:“事實上,我越來越喜歡中國葡萄酒。有的葡萄酒跟我初來中國時品嘗到的酒相比令人刮目相看。我相信中國的葡萄酒品質飛躍指日可待。”
還有人表示:“我認為如果中國的葡萄酒生產商在細節方面做一些改進,他們將很快能夠在高端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也許我們五到十年內就可以從中國進口葡萄酒。”
當前,中國是世界第八大葡萄酒產酒國,第五大葡萄酒消費國。但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缺少高品質的釀酒葡萄,也沒有適合的土壤條件,這就意味著,相當多的中國葡萄酒是采用低質葡萄釀成的,而這些葡萄不足以釀出風味美妙的葡萄酒。即便如此,一些野心勃勃的國產品牌已經試水國際市場,希望了解產品在其它市場的接受能力。
來自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Vine and Wine)的Jean Marie認為,“目前來看,中國葡萄酒大部分供給國內市場,因此在國際市場并不出名。我知道,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葡萄酒在國際大賽上贏得了不少獎項,這非常令人振奮。”
長城桑干酒莊副總經理李長征也表示,近年來,他們已經在國際市場取得了一些成績。“比如說,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烈酒與葡萄酒大賽上,我們的葡萄酒從8,000多個品牌中脫穎而出,位列前80名,這對我們來說非常有意義。在2013年,我們還被一家法國雜志列為全球十大葡萄酒品牌之一,或許這與長城葡萄酒在國際賽事中的出色表現是分不開的。”
然而,米隆酒莊(Millon Estate)莊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主Simon Gilber等人士則指出,中國葡萄酒打入海外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經常思考中國的葡萄酒行業,要知道中國是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費國,比澳大利亞要大得多。但它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缺乏正確的引導,以及足夠的知識、經驗和技術等。因此,也許中國需要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或人才來彌補這些不足。”
美食家世界食譜書大獎(Gourmand World Cookbook Awards )的創始人愛德華·君度(Edouard Cointreau)來自一個歷史悠久的家族,該家族早在1270年就擁有自己的葡萄園。君度認為,中國的葡萄酒生產商特別需要的是耐心。“這是一個長期的事業,要有足夠的耐心。我認為,政府和投資者們要明白這是個需要長期努力的事業。我的家族涉足這個行業已經800年了,我們經歷了很多的高潮和低谷,這需要有耐心去等待。”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