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長安福特汽車以1.33億元冠名綜藝節目《挑戰不可能》,奪得2015年央視招標的單體標王。此外,白酒行業還放棄了往年極力角逐的《新聞聯播》招標項目,最終由王老吉以8100萬元拿下。
曾長期摘下央視招標標額最高的白酒行業,今年卻以0.9609億元的投標總額排在招標行業第12位收場。
不爭標王
以往的央視廣告大戶——白酒企業自今年央視招標開始,就顯得十分低調而謹慎,不做土豪,不爭標王。
回顧白酒行業的黃金十年,整個行業籠罩著狂熱的氛圍。2013年央視黃金資源廣告招標金額總額達到158.8億元,白酒企業共投入廣告費用高達42.1億元,比2012年增加了16.24億元。在經典“標王之爭”中,白酒企業更是出盡了風頭。去年,劍南春以勢在必得之勢,與茅臺展開了數輪的“死磕”,一口氣奪得了整點新聞報時6個時段中的4個,以6 .09億成為新“標王”,取代2012年的“標王”茅臺。
“標王”之下,是整個行業對此顯現的狂熱。就在劍南春拿下標王的同時,陜西西鳳還一舉投入3.4億元,奪得2013年度央視全年《新聞聯播》提示收看廣告黃金時段。此外,區域品牌江西四特和甘肅皇臺,也都積極跟進,為此不惜投下重金。
隨著行業調整變化,在2014年央視廣告招標會上,白酒企業開始決定告別這場盛“盛宴”,同時放棄爭奪“標王”。在2014年央視廣告招標中,相比啤酒企業展開的大手筆投入,白酒企業的表現相對謹慎得多。
即便往年曾奪下“標王”的茅臺和劍南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春,也均低調異常。在《焦點訪談》、《新聞聯播》等白酒企業往年瘋搶的欄目中,更是鮮見白酒企業的身影。最終,白酒行業拱手讓出了長期“霸占”象征招標標額最高的“第一標”,由家電行業以超過16億元的現場招標額奪得。酒企在此次央視招標會上的投放總額為6.74億元,比之2013年驟降5倍。
今年央視招標會上,白酒企業的投標熱情再次驟降。參加招標的名酒企業屈指可數,甚至行業龍頭企業貴州茅臺根本就沒出現在這場招標會上。
這其中,也有一些央視招標廣告資源不對白酒企業開放的緣故,但白酒企業告別狂熱競標央視的心態,也是毋庸置疑的。綜合來看,在央視招標會現場,整個酒類合計投下8.5166億元。其中,啤酒中標額5.8727億元,果露酒中標額1.683億元,白酒現場中標額度不足1億。
值得我們期待的是,盡管白酒沉寂,但也有亮點表現,根據“簽約認購”名單顯示,今年酒業中有一匹黑馬出現,以主營葡萄酒和名酒代理的寧夏懿豐公司以1.18億元中標《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獨家冠名。此外,河北衡水老白干酒業成功競標2015年春節聯歡晚會賀歲套裝(第十三位置),而青稞酒則投標了“天氣預報二維碼互動合作伙伴”。
環境倒逼?
白酒行業在央視招標會上沉寂,不但大幅度減少央視的廣告投入,甚者集體放棄在央視投入廣告,是白酒的自身發展需求和當前經濟大環境倒逼的結果。
從自身品牌發展來看,當前國家嚴格控制“三公消費”,打擊奢侈浪費的社會行為,身處輿論風暴的白酒行業,經歷了從受推崇到被妖魔化的過程。在這個情況下,低調處世,謹慎、潛移默化地釋放整個行業發展價值,尤為重要,而高調、反復、粗暴、大規模地宣傳白酒品牌,無端將會招來更多的疑問和爭議。
在央視上投放廣告,無疑具有短期轟炸品牌的效果。但對于區域品牌的白酒企業來說,這種投放的意義不大,甚至毫無意義。即便是品牌快速建立,如果不在線下同步渠道建設,消費者買不到產品,這對銷量的提升意義能有多大?
在酒業調整的大勢下,隨著生產企業不斷壓縮營銷成本和管理費用,加之以往走泛全國化市場的白酒品牌,逐漸回歸根據地市場,企業的廣告投放無疑更加有理性而務實,自然會相應地減少在全國的投放。
這種沉寂,也與當前白酒經銷商群體心態變化,有一定的關系。在白酒行業高速發展和市場活躍期,很多白酒經銷商將央視廣告看成廠家對經營品牌的“支援”,有些經銷商也會根據廠家在央視投放的廣告力度,來判斷企業實力和市場前景。
然而,在當下市場低迷的環境中,市場推廣受挫,經銷商迫切需要廠家在動銷策略、價格政策等方面的實際支持,希望廠家將更多的費用和精力投入到品鑒會、認購會等地面活動上來。
新媒體崛起,是白酒廠家大量減少投放央視廣告的另外重要原因。在傳播渠道單一的時代中,央視廣告曾在過去發揮極其重大的作用。不過,到了當下,隨著各個新媒體的出現,央視廣告的傳播效果隨之打下折扣,很多人覺得白酒在央視打廣告的效果難以量化。首先,大量人群在減少看電視的時間,而未來白酒的年輕消費群體,更是深陷網絡世界,對電視反而知之甚少。
新媒體廣告的傳播更具有針對性,也是吸引大量企業愿意在新媒體上投放廣告的原因。例如,很多企業選擇在微博和微信平臺上與消費者進行互動,轉發送賀禮、評論有獎品等互動活動,促使企業的傳播長期保持較高的活躍度,也有助于企業了解消費選擇和新的消費動向。
營銷多變
有業內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要求不具名的人士認為,在“后央視時代”,白酒在央視的投放還將成呈現繼續遞減的態勢。這一方面是廠家也意識到了消費者不太喜歡“廣告酒”,看多了白酒廣告,消費者會覺得是自己在為“廣告酒”埋單;另一方面,央視廣告的邊際效應遠不如之前輝煌的時候,以往在央視一做廣告宣傳,產品銷量就有明顯的提升,但現在的廣告效果日漸式微,消費者對傳統的宣傳方式越來越不“感冒”了。
從消費者對白酒廣告的接受度來看,白酒企業在央視廣告招標中投放銳減,也與當前白酒營銷邏輯的變化,有重要的關系。廣告投放策略的調整,展現的是白酒企業營銷傳播從形式上升到內容的轉變,也是從單一平臺到多元平臺的升級。白酒企業的宣傳逐漸放棄了主觀陳述式傳播,轉而向互動式傳播靠攏。
此外,打開當下省級衛視平臺,有些名酒品牌選擇在此進行重點投放,其中,河南衛視、江蘇衛視、山東衛視、安徽衛視等等白酒消費大省的省級衛視,更是吸引了白酒品牌的加入。有數據顯示,2013年白酒行業央視廣告投放占整體電視廣告投放比例相對于2012年下降了4%,衛視廣告占比上漲了6%。
在這些白酒企業看來,央視平臺固然是“高大上”的,但省級衛視平臺也是推廣產品的重要平臺,更具靈活性,更貼近市場,更加接近普通觀眾的日常生活。
除了選擇多平臺的營銷外,白酒企業現在借助消費者的口碑進行事件營銷。事件營銷的好處是,更加接地氣,故事容易被人記住,直接面對消費者進行互動。
也許你不記得今年央視整點報時的白酒廣告是哪一家,但很多人都能想起,今年5月鄭漂青年刁璐璐在洛陽杜康控股的幫助下向相濡以沫13年的女友王夢瑩求婚。此外,陜西太白酒業90后女員工時曉慧通過公交路牌大膽發出“不拼爹,拼自己”的征婚宣言,也是白酒傳播成功的案例。
此外,《華夏酒報》記者還了解到,為了更加精細化傳播公司的內容,也有白酒企業自主成立傳媒公司。
11月14日,金種子酒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出資人民幣500萬元在合肥設立一家從事投資傳媒產業的全資子公司,作為公司品牌宣傳和推廣的平臺。
據了解,金種子傳媒公司成立后,將會降低公司品牌宣傳和推廣成本。同時還有利于公司整合外部營銷資源和營銷人才,提高公司的影響力。白酒企業只有依托專業技術人才,才能把傳播運營做得更加精細、專業。
(您對本文有何看法,可通過新浪微博@華夏酒報進行討論。)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