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波爾多各大酒莊繼續拒絕面對市場現實并調低期酒價格,那么,期酒交易體系也許將從此壽終正寢。
在過去6個年份中,已有5個年份出現了波爾多期酒利潤向酒莊方面傾斜的現象,酒商們警告稱,酒莊必須調低期酒價格,方可確保期酒體系正常運轉。
“之前5個年份的波爾多期酒都出現了裝瓶上市后出現價格倒掛的情況,波爾多今年需要給期酒客戶一筆絕好的買賣。” 英國精品葡萄酒商Farr Vintners主席Stephen Browett說,“這非常有必要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否則根本賣不掉,而且酒商要嚴格控制庫存。”
波爾多期酒體系以葡萄酒期貨為基礎,每年四月份舉辦一場期酒品鑒活動,酒商基于桶邊試飲的結果預訂期酒。從理論上來說,酒商購買期酒的價格要低于其裝瓶后上市的價格。然而,近幾個年份的期酒銷售卻對酒莊更有利,而包括酒商、消費者在內的供應鏈其他環節卻獲利甚少甚至賠錢。
在近日的香港國際美酒展上,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所(Liv-ex)交易市場總監James Miles指出 :“從2010年開始,90%以上的期酒利潤都被酒莊獲取,其他人只能分到很少一部分。經歷了三、四年期酒銷售活動的失敗,2014年份期酒價格必須進一步下調。”
此外,五大一級莊的市場行情已經連續多年走低。雖然拉菲正牌酒的價格仍在上漲,但侯伯王和瑪歌的正牌酒價格已經接近2009年水平。而頂級酒莊的價格下滑也對知名度較低的酒莊帶來影響。《中國醇鑒》專欄作家Jane Anson指出,“波爾多近7,000家酒莊中有5%會參與期酒交易。雖然不排除年份因素影響,但出售2010年份期酒的酒莊有450家,而出售2013年期酒的酒莊已經不足200家。如果酒莊們再不做出任何改變,那么,最后承受損失的將是整個波爾多的葡萄酒產業。”
不過,Miles認為,目前波爾多佳釀市場雖然低迷,卻是投資者介入的良好時機。“經過4年的價格下跌,波爾多佳釀交易量已達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以來的最低值,目前可能是抄底入市的最佳時機。不過,任何可持續性的復蘇都要基于2014年份波爾多期酒的合理定價。只有定價合理,各方都通過購買期酒獲利,才會推動波爾多佳釀市場走出困境。”
Browett則從消費者的角度指出,如果明年再不出現轉機,波爾多期酒交易體系將可能宣告終結。“一場成功的期酒銷售活動對波爾多酒將是一大利好,但只有定價合理才會實現。如果今年再次定價過高,消費者將完全失去購買期酒的興趣。”他還指出,期酒銷售成功的關鍵在于,消費者買到期酒的價格要低于相同品質的成熟年份葡萄酒。
“2014是個好年份,至少比2013年要好得多。酒莊也許沒必要將價格調低,但也絕對不能再提價了。波爾多酒商多年來沒有正視市場現實,我們寄希望于2014年份消費者能夠賺到利益。否則,期酒交易制度將走向滅亡。” Browett表示。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