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批人,他們以興趣為動力,以自然為海,以雙輪為帆,馳騁遨游在大漠、草原間;有這樣一批人,他們是兵團二代,身上流淌著軍墾戰士的血液,內心深藏著西北狼的野性,骨子里積淀著父輩的堅毅和勤勞;有這樣一批人,他們身在城市,卻向往戶外,他們有著現代文明人的行為習慣,卻更愿意展露原本的人性;他們帶著文明的氣息,傳播著軍墾戰士的精神,所到之處留下了腳印,帶走了記憶。他們就是一批以摩會友的人,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軍墾鐵騎。
在景色迷人的喀納斯,在繁華似景的杏花溝,在蒼茫開闊的沙漠公路,在風光秀美的賽里木湖,都留下他們的足跡,他們騎行萬里,覽大好河山,看風土人情,品心靈感悟。他們團結勇敢,注重環保,在新疆摩托車戶外旅行隊伍中口碑良好。
“軍墾鐵騎” 民間摩托車戶外俱樂部在新疆肖爾布拉克名氣很大,他們中的成員大多是由伊力特員工組成,現在已有40多人,伊力特酒二廠的釀酒工人袁軍其是這支隊伍的領隊。
一談起摩托車戶外運動,袁軍其就特別開心,他說:“摩旅已經是我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了,摩托車旅行不必在導游的指揮下匆匆而過,疲憊不堪,也不必考慮自駕費用的高漲,有路的地方就可以去!每一次出行都是真正地融入自然,是真正的心靈之旅!我喜歡那種自由駕馭,追風的感覺!”
組隊三年來,“軍墾鐵騎”摩托車隊行程達上萬公里,已到達疆內20多個縣市。塔里木、羅布泊野駱駝國家保護區都留下他們的足跡,昆侖山口、唐古拉山口、阿拉山口都見證了他和摩友共同的記憶;平定準格爾勒銘碑、伊犁將軍府前也留下了他們車輪的印跡,袁軍其還到過西藏,那段歷程讓他終生難忘。
袁軍其說自己的摩旅經歷,讓他深深地體味到了生活的美好,感受到摩友們彼此的關心與照顧,無論是在茫茫大漠中還是在茵茵草原上,只要看到飛奔而來的摩友,只要聽到摩托的轟鳴,那就是自己的親人,自己的朋友。在野外游玩,一堆篝火可以吸引來無數摩友,一瓶老酒可以喝醉各地朋友,這就是戶外活動的樂趣,在大自然中,人和人之間的感情格外親切,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分外親近,讓你無拘無束地仰躺在大自然的懷抱,品味著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美好享受。
三年間,他們與烏魯木齊、伊寧市、石河子、南疆地區的摩托車戶外隊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他們的俱樂部里,懸掛著全國各地摩友俱樂部交換的紀念品、會旗,有印有拉薩布達拉宮的布畫,有廣西柳州車旅聯盟、西藏藏獒越野俱樂部、西安老年車友會的會旗等等。
摩托車旅行,由于路況的不確定性,常常非常難行,甚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至有些冒險,但是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隊友都是同心協力解決難題,團結友愛。作為隊長,袁軍其更是把安全放在首位,根據不同的路況,指導大家安全通過。三年來,這只隊伍從沒出過任何安全事故,與他們相互協作不無關系。“軍墾鐵騎”的隊員李軍說起袁軍其充滿贊賞:“袁軍其是我們摩托車隊里的領頭人!每次出門他都是守在隊伍最后,任勞任怨,出現問題都是由他來處理。在路上,我們每個隊友也都是相互照應,相互幫助,每次都是高高興興出門,安安全全回家。”
在增長見識、欣賞美景的同時,袁軍其他們堅持履行“安全、團結、環保”的戶外宗旨,“不管走到哪里,把所有的東西都帶走,只把腳印留下”的環保理念使他們在疆內摩旅圈子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宮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