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飯局上似乎有一個共識:寧愿多喝一點,也不愿意喝“混酒”,因為喝混酒更容易醉。近年來流行的“紅酒、白酒、啤酒混喝”的現象到底對身體健康有何影響?為此,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酒精肝初期無癥狀
29歲的小張是酒吧老板,最近他覺得身體不舒服,出現消化道出血的癥狀。到醫院一檢查,竟然是酒精性肝硬化。
專家指出,酒精肝最大的特點就是“潛伏”,在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癥狀,不容易發現。一旦出現明顯臨床癥狀,就說明病情已經很嚴重了。
“混酒”更易引發酒精肝
小張初中畢業后就出來打工,講義氣好面子,在喝酒的時候,不能喝也硬撐著,酒齡已經有10多年。一年前,他開了小酒吧后,喝酒也更厲害了,渴了就直接喝酒,甚至啤酒、白酒、紅酒各種酒混搭著喝。
專家提醒,過量飲酒對肝臟的傷害大,喝“混合酒”的危害最大。不同酒的酒精含量不同,一會兒喝啤酒,一會兒喝白酒、葡萄酒,身體難以適應。同時,不同酒的成分不盡相同,“混合酒”會加速酒精在全身的滲透作用,對肝臟、腸胃和腎臟等器官的刺激和危害就會更加強烈。
洋酒兌功能性飲料傷心。伏特加+紅牛、芝華士+脈動等洋酒的“混搭”,是時下不少潮流人士的喝法。其實,這些功能飲料不宜兌酒喝,因為它一般含有咖啡因、電解質等,摻兌在酒中飲用,電解質中的鈉離子和咖啡因會增加心臟負擔,使人感到心慌、胸悶等。
白酒最怕混喝。很多人喝白酒時,喜歡再喝點低度酒或飲料,以為這樣可“稀釋”酒精,降低“酒勁”。但美國《健康》雜志撰文提醒,這種做法適得其反,不僅會導致酒精攝入過量,啤酒、可樂等飲料中的二氧化碳還會“助紂為虐”,增強酒精對胃的傷害,迫使酒精很快進入小腸,加快吸收速度。
白酒還怕濃茶。有些人認為濃茶能解酒。但濃茶中的茶堿可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不但起不到解酒作用,反而會加重心臟和腎臟負擔,使人更加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