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瓶啤酒擺在桌上,男同學眼蒙紗布,拿起一杯品一品,隨即報出啤酒的品牌,每瓶酒都被他猜中。 5月19日,安徽工程大學校園里舉辦了一場啤酒節,吸引了近2000名同學參與,這一幕,只是該校發酵專業的“品酒師”小試牛刀罷了。現場供大家品嘗的啤酒并非商品,而是由同學們自行釀造。該校生科院副院長介紹,舉辦這次活動其實是把實驗室搬到室外,讓大家了解釀酒的知識和技術。
2000同學參加啤酒節
“活動之前準備了800封邀請函,在校內廣撒網。 ”安徽工程大學生科院大三學生盧佳明告訴記者,擔心活動當天人氣不夠,他和同學提前制作了邀請函,然而5月19日中午活動開始時,他發現之前的擔心完全沒有必要。 “兩個籃球場擠滿了人,將近2000多個同學,我們準備了22桶啤酒,一桶10升,不到一個小時就被搶光了。 ”
盧佳明說,啤酒節還有校園演唱、啤酒游戲等環節,不過大家顯然對喝啤酒這件事更感興趣。為此他們想了個“吊胃口”的辦法,開場每人只能喝半杯,主要是品嘗,參與接下來的活動才能夠暢飲。
美酒雖好但不許貪杯
2011年盧佳明讀大一,學院引進了一臺專業的釀酒設備,老師和同學們就開始琢磨,親手做出來的啤酒,該如何利用。想來想去,大家認為不如把酒喝了。“我們釀的酒雖然沒有品牌,但是絕不包含添加劑,非常可靠。 ”
該校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陶玉貴告訴記者,該校的發酵專業,在安徽省乃至全國可謂拔尖。學生到了大三、大四,就會到知名酒廠實習,所以說釀酒方面,每個生科院的同學都是行家。隨著學生們釀酒技藝提高,他們考慮舉辦啤酒節,“2011年開始舉辦,一年比一年效果好。 ”陶玉貴還說,這次啤酒節,原則上不限量,但哪位同學如果貪杯,周圍志愿者會停止供應啤酒。 “并非鼓勵大家喝酒,而是為了向同學們傳播釀酒知識和技術”,陶玉貴說。
美酒還是自釀醇
同學們釀的啤酒到底怎么樣?記者昨日來到該校生科院實驗室,聊起啤酒釀造,盧佳明同學一臉認真,說釀酒跟炒菜一個道理,好酒講究色、香、味俱全。另外好的啤酒,泡沫在杯壁上持續的時間會很長,并且顏色通透。
“我們的原料比市場上好太多,市面上啤酒大多用大米和麥芽釀造,我們用的是純澳大利亞麥芽。 ”盧佳明介紹,一杯地道的啤酒,需要至少18天的發酵過程。這包括粉碎麥芽、發酵、殺菌等。完成一系列工序,同學們還要用專業知識品鑒,嘗出啤酒的純度。
“天天泡在釀酒實驗室,什么酒好,什么酒差,不用嘗,聞一聞就知道了。現在社團聚餐,咱們喝的都是自己釀的‘自貢酒’,外面的喝不慣”,盧佳明說。
編輯: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