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酒水電商僅僅占到了整個市場規模的2%,還有98%的人為什么不到網上來買酒?首先從消費者角度看,消費者在網上買酒無非就幾點思考。 第一個,是不是真的?第二個貨很多?第三個這么多酒怎么選?第四個,希望快,包括售后流程能不能順暢一點。
酒行業的痛點是什么?
第一個,整個中國的酒水上市公司不少,但是絕大部分企業是國企,這仍是一個沒有完全市場化的行業。
第二個,企業對電商的認識和布局是有差別的。并不是每一家企業,能夠傾盡全力去做電商。
首先,線上買酒的人群,相對偏年輕化;其次,他們更多的是通過互聯網、手機去購物。線下更多的是商務的消費,網上主要是家常消費,逢年過節、走親訪友,來個朋友招待,或者自己小酌一杯。包括女性買葡萄酒,睡前的時候來一點有助于睡眠。酒類的購物行為,線上線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差異。
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購物行為,導致購物的偏好發生了變化。他們對于品牌的認知度,遠不如線下品牌認知這么強烈。
當用戶在發生變化的時候,你如果不變,就只有一條路——被變。
傳統企業轉型,必須是全系統顛覆。顛覆的背后其實是創新,企業鏈條的創新尤為重要。
酒企的生產流程還停留在計劃經濟階段,酒企會根據市場的判斷來決定明年的生產指標。但未來絕對是C2B的市場模式,由市場、消費者、大眾去決定生產制造。中國的酒,永遠在講度數、講年齡、講香型,而沒有去講精神層面的東西,看一看國外的洋酒,絕對伏特加打的是絕對大不同;百利,打的是閨蜜的甜蜜,沒有去講酒本身,或者說至少沒有酒本身作為核心的傳播要點。
營銷方式也要發生變化,由單向營銷向雙向、多向營銷的轉變。創新帶來的是效率的提升。當下,所有的資源配置、運營的效率、運營的方式,全是以酒企自身為核心。很多企業在用戶調研、產品研發、品牌傳播、渠道覆蓋、市場宣傳、規模擴張等方面,不關心用戶需求。酒企、酒商要重視這些問題或者轉換成以消費者為核心的企業運行的模式呢。比如說,了解現在互聯網的大數據,洞察消費者的需求,根據這個需求去開發產品,甚至讓消費者參與開發。
酒水也有一些個性化服務要素,比如冰啤酒服務,通過B2C是沒有辦法實現的。酒水的中間渠道,一定會存在,但一定會被壓縮,有終端服務能力的渠道會不斷存在壯大。
未來的酒水電商,應該是個生態圈。生態圈是有機成分共同體,既有大樹也有小草。
每一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分工和定位。阿里巴巴不生產酒,因為這不是們的專長,我們的專長是聚合消費者需求,引領消費者需求。
品牌商,就要做好你的品牌、產品、消費者培育。渠道商,就做好你的服務。平臺商,就做好你的消費需求引領。
酒水電商品牌的格局在重塑,五年之內見分曉,誰說在互聯網上不能成就一個互聯網式的茅臺?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家不圖變的企業永遠沒有未來。
馬云說存活30年以上的企業幾乎沒有,為什么?要跟上時代的變化是多么難的事兒。反過來來說,如果誰能跟上這個時代的變化,你就能成為新時代的王者。線上的品牌格局,遠沒有達到預期。現在正是一個朝氣蓬勃的時候,包括渠道商。如果這個時候你立志于做互聯網,那么恭喜你,你找了一個很好的點進來,5年以后就很難說了,因為5年以后基本上每一家的布局都差不多了。
為用戶創造價值比模式更重要。未來的酒業模式不應該是非A即B,非B即C,它應該是多元化的模式。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比如說終端既有連鎖,那么一個餐館也是一種酒水服務終端,它也能變成餐館喝酒人的平臺,也有可能,酒廠一種B2C模式直接送到家,還有一種模式是B送到小B,這個小B不是中間商,就是終端,酒廠把酒給到小B,小B做好終端的服務,你能說這個是B2B還是B2C,還是O2O?它只是一個更全面的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