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退休了。”
8月24日,貴州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對外宣布正式退休,自當日起不再擔任茅臺集團董事、茅臺酒股份公司董事和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但仍將保留名譽董事長一職。
消息一出,整個酒圈聞風而起。
有媒體收集整理了季老過去51年任職茅臺期間的部分老照片,一張張翻看過去,青絲銀發,歲月留聲。在我的電腦里也存儲著這樣一些照片。入行8年來,在很多個場合,我曾或遠或近地聆聽過季老的教誨。
記得2009年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貴州代表團開放活動上,我從現場近60家中外媒體的近百名記者中獲得機會,以《華夏酒報》記者的身份向季老提問。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華夏酒報》創刊25周年紀念活動上,我又有幸與季老同臺,近距離聽他講述1989年前后的茅臺歷史。
作為一名酒業記者,感謝命運讓我擁有這樣的從業經歷,與季老交流的一幕幕也仍在眼前,但在寫這篇文章時,我想先收起個人的情感,從另一個角度來紀念這個特殊時刻。
回望“三個火槍手”
伴隨著季老的正式退休,“功成身退”這個詞也實至名歸。
從1964年進入茅臺酒廠工作,到1981年擔任茅臺酒廠副廠長,1983年升任廠長,1985年主動辭去廠長職務,成為茅臺酒廠歷史上第一位總工程師,再到1998年臨危受命,擔任茅臺酒廠黨委書記、董事長、總工程師,直到2011年“退而不休”,再到如今正式退休,在茅臺躬耕了51年的季老早已成為茅臺酒魂。
受季老退休的觸動,讓我想起與他同一時代的另外兩位風云人物:原五糧液集團董事長、現任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會長的王國春和原五糧液股份公司總經理、原酒鬼酒總經理、現任西鳳酒股份公司總經理的徐可強。三位并稱為白酒界的“三個火槍手”,都曾締造過酒界傳奇,為人敬仰和稱道,如今“結局”稍有不同。
季老已是功成身退,王國春王老板和老爺子徐可強,一位壯志未酬,一位老驥伏櫪。
至今五糧液內部員工和跟隨五糧液多年的經銷商,仍會稱呼王國春為“王老板”,盡管他從2011年6月28日就已卸任五糧液集團董事長職務。當時外界對他的離任,曾評價“年逾六旬,功成身退”。
作為曾執掌五糧液26年,帶領其從一個地方小廠成長為中國白酒大王的傳奇企業家,王國春的卸任自然也是功成身退,只是其中多少還有些壯志未酬。
同在2011年,王老板離任,季老退而不休,老爺子徐可強卻選擇再戰酒業江湖,出任陜西西鳳酒集團股份公司總經理,這一年,他65歲。
之后不久,徐可強在一次訪問中說,“和我同一時代的白酒業風云人物很多都已落幕,而我還在這個舞臺的中央,我很珍惜這個機會?!?/P>
老驥伏櫪,壯心不已。
隨著季老的正式退休,曾經“三個火槍手”所運籌帷幄的那個風云時代,似乎離我們又遠去了一些。除了電腦里珍藏的老照片,除了“功成身退”的一個背影,這些曾締造了酒界傳奇的企業家們,還給行業留下了什么?
一個時代的光芒
季老是中國釀酒行業為數不多的技術出身掌門人,從1964年畢業于無錫輕工業學院食品發酵專業后,一直從事茅臺酒的生產技術、科研、質量管理等工作,并從技術崗位上一路成長,直至掌管茅臺,成為中國第一代釀酒大師。
在2011年卸任茅臺集團董事長后,季老仍出任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和技術總顧問,并且從不吝于對行業中其他兄弟單位給予技術支持,大多數白酒企業都曾留下季老的足跡。
以一個釀酒人的身份取得如此成就,季老的經歷在略顯喧鬧的商海浮沉中難能可貴,也鼓勵并將繼續鼓勵一大批釀酒人,潛心耕耘于中國酒業所立足的這片土壤。他們有多踏實,中國酒業的這片立足之地就有多堅實。
王國春雖已卸任多年,但“王老板”始終不曾淡出酒業視線。作為中國酒業最富個性魅力的企業家之一,在他身上的爭議至今未有完全的定論。
去年有幸與王老板做了一次深度交談,了解到當年他主導五糧液多元化背后的緣由,內心深為觸動,因其產業報國情懷。他說,雖然做酒賺了錢,但心里并不好受。他認為企業真正做好了應該對國家有所貢獻,“一是對國家經濟有貢獻,能夠影響經濟;二是對國家安全有貢獻,要影響國防?!边@也解釋了五糧液當年的多元化之路,為何傾向于關系到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大產業。
立足于酒業來看,五糧液的多元化似乎是不務正業,這也是王老板飽受爭議的主要原因。但是,倘若跳出酒業,立足于一個更大的視野,或許就能夠理解當年他的選擇。試問,在中國酒業,擁有這樣產業格局觀和報國情懷的企業家能有多少?
王老板的壯志未酬,不只是他一個人的遺憾。
從2011年至今,老爺子徐可強在西鳳已進入第5個年頭,算來他該70歲了。以他的德高望重,完全也能選擇功成身退,但是他沒有。一句“別人落幕我還在舞臺”,雄心壯志,不減當年。
記得老爺子在剛剛加盟西鳳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時曾說:“我做過濃香型白酒,做過馥郁香型白酒,唯獨沒有嘗試過鳳香型,現在年齡也大了,還是想嘗試一下新的東西,來體現人生的價值?!蹦杲畔≡俣瘸稣鳎粸轶w現人生的價值,這樣的追夢情懷,何嘗不是西鳳這只火鳳凰的精神圖騰?
想起馮侖曾說,“一個人在一個時代中能夠迸發出的光芒,其實就是這個時代的光芒。”因為這樣一些人物的存在,中國酒業曾經風云突變又快速崛起的那個時代,更值得致敬。
只可惜,畢竟歲月留不住。
時代終將遠去,風云人物也最終會云淡風輕,但精神的價值是不朽的。留住它們,是對過去那個時代和這些人最好的紀念。
(您對本文有何見解,歡迎通過新浪微博@華夏酒報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