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5年冬天,在徐州獅子王山楚王墓的挖掘現場,傳來了一個令考古界和世界釀酒業都十分震驚的消息,在楚王墓中,考古隊員發現了三壇刻有“蘭陵承印”、“蘭陵之印”字樣的盛酒罐,經專家鑒定,酒罐中的酒不僅與今天的蘭陵美酒同宗同源,而且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出土年代最久、保存最為完好的酒品。在驚嘆之余,人們便產生了諸多疑問,在當時已經琳瑯滿目的酒品中,為什么楚王獨選蘭陵酒作為陪葬?在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到底是一方怎樣的水土,孕育出了如此的酒文化?
蘭陵縣,轄屬山東臨沂市,自古以來就是連接江南與北方的交通咽喉。現在蘭陵人雖然不再是家家戶戶釀酒,但是卻仿佛隱隱還能聞到這飄過了數千年的馥郁酒香,難怪幾千年來的歷史名人對蘭陵美酒如此念念不忘、流連忘返。
歷史悠久,九朝陳香 來到山東蘭陵美酒股份有限公司,《華夏酒報》記者驚訝地發現,蘭陵美酒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曾經在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有三個關于酒的文字,其中“鬯”字是特指用黑黍米釀制的酒,而蘭陵美酒的釀造從古至今正是都用黑黍米作為原料。
在山東蘭陵美酒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策劃部主任蘇循亮的陪同下,《華夏酒報》記者走進了蘭陵集團的資料室。這里面擺滿了各種獎杯、獎牌,書籍更是不計其數,每一本書上都寫滿了蘭陵美酒輝煌的歷史,“據史料記載,蘭陵美酒歷經了十幾個朝代,基本上每一個朝代都沒有間斷過,是酒中延續傳承比較完整的。”蘇循亮向《華夏酒報》記者介紹道。
讓時間來到公元564年的南北朝時期,一場氣貫山河的戰斗讓蘭陵美酒載入了史冊。突厥和北周對北齊政權發動了突然進攻,在北齊即將全軍覆滅的關頭,洛陽城中北齊名將高長恭帶領五百精騎,從城中奮勇殺入敵人陣營中,最終大敗周軍,洛陽轉危為安。因高長恭最愛喝蘭陵酒,皇帝便以蘭陵酒中的蘭陵二字封高長恭為蘭陵王,從此,蘭陵王便成為了勇敢、智慧、勝利的象征。
最能讓蘭陵美酒青史留名的還是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公元740年的春天,詩仙李白受山東好友的邀請,來到蘭陵的時候,只見這座古鎮上酒旗招展、醇香彌漫,于是忍不住停下了腳步開懷暢飲,留下了這首千古流傳的《客中行》。
在蘭陵集團的資料室里,保存了諸多當代書畫名家的墨寶,其中不乏國畫大師范增,書法家李鐸、舒同,詩人艾青等大師的題詞,蘭陵美酒古往今來一直被世人喜愛,正如范增所提,“蘭陵美酒,中華獨秀”。
偉人青睞,為國爭光 作為歷史名酒,蘭陵與周總理和朱德委員長還有著一段佳話。
“周恩來總理在1954年的日內瓦和平會議上把蘭陵美酒作為國酒帶到宴會上招待與會各國首腦,這是在1915巴拿馬萬國博覽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會上獲得金牌獎章之后,蘭陵美酒又一次在國際舞臺上亮相。”蘇循亮笑著說。
在蘭陵美酒廠志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1957年,時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朱德在會見時任城市服務部部長楊一辰時說:“聽說你們山東出一種酒,叫蘭陵,蘭陵美酒是李白喝過的,他喝了酒還做了詩。如果蘭陵酒還用原來的陶瓷瓶,然后把李白的詩句寫在上面,加上中外文說明,這樣就可以大量出口了。”朱委員長的一番建議,對改進蘭陵酒的包裝、增加出口創匯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歷經波瀾,重現輝煌 “蘭陵釀酒3000多年,曾為蕭何世孫佳釀,又為民間作坊私業,每個時期都經歷著這樣那樣的變化,但是從來沒有離開過人們的視線,一直被人們認可。”蘇循亮說。
1986年之前,蘭陵美酒廠因半封閉傳統管理模式經不住競爭大潮的沖擊,導致部分產品虧損,利潤下降,滑坡之勢已經將其推至進退維谷之中。
1986年,蘭陵美酒廠經歷了大轉折,新任領導采用了一系列現代化管理設施和辦法,創建起了一整套具有地方特色、科學進步的管理模式,企業迅速轉機,以年效益48%的速度突飛猛進,成為了行業中的佼佼者,也讓蘭陵美酒再一次載入史冊。
1993年,以山東蘭陵美酒廠為核心,山東蘭陵企業(集團)總公司成立了。但是,榮譽的光環下往往掩藏著巨大的“黑洞”。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企業的盲目擴張,內部管理混亂,導致市場低迷,效益滑坡,千年的品牌又面臨毀掉的危險。
2003年9月,中共臨沂市委、市政府及時調整了蘭陵集團的領導班子,委派陳學榮擔任蘭陵集團的黨委書記、董事長。背負著厚重的囑托,陳學榮只身一人來到了蘭陵集團,“那個時候的經營是相當困難的,企業總負債達到12.9億元,虧損達到了10.2億元,職工人數達1.2萬多人,總部有半年多發不出工資。”陳學榮說道。
重生的歷程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了。最初的兩個多月里,陳學榮承受著各種各樣的懷疑與不信任,他堅持深入職工中間廣泛開展調研,很快便掌握了蘭陵集團困局的結癥所在,“當時企業的中層干部有幾十人甚至上百人,一道命令全部就地免職然后重新競聘上崗,施行能者上、庸者讓、敗者下的方針,讓不能干的、碌碌無為的人下去,損壞企業利益的人則直接走人。”陳學榮說,“通過這種競聘的方式,當時上來了一大批有學歷、年輕的干部,公司的合力就形成了。”面對著12.9億元的巨額負債和一盤散沙的內部管理,新一屆領導班子在陳學榮的帶領下逆勢而上,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從內部管理、科技創新再到市場整合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三年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從而有效地扼制了企業下滑的頹勢,讓蘭陵集團又一次煥發出了生機。
企業的局面穩定住了,陳學榮開始了企業產品結構的調整。之前蘭陵集團的主要產品以低端酒為主,在經過詳細的市場調研之后,陳學榮提出了蘭陵酒要由低端向高端、高檔、高價位的“三高戰略”轉型,并先后開發出了“蘭陵王”系列以及“九朝陳香”系列產品,并實現銷售業績每年30%的速度遞增。與此同時,蘭陵集團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采取了重點市場重點培育、重點產品重點推廣、重點客戶重點扶持的營銷策略,取得了豐厚的市場回報。
走出困境的蘭陵集團不斷在產品研發、品牌建設、企業文化上下功夫。2012年,山東蘭陵美酒股份有限公司酒文化產業園暨三項萬噸工程奠基儀式隆重舉行。“這是蘭陵集團18年來最大的一次投入。”陳學榮說。
回歸大眾,永續經營 “實事求是地說,中國的白酒行業在前幾年走入了一個誤區,可以說是發展成了一個怪胎,白酒本來就是國人用于禮尚往來的一種大眾消費品,可是前幾年由于不正常的社會環境,導致白酒被‘神化’了,價格明顯虛高,完全脫離了價值,酒已經不是酒了。”作為一名在白酒行業里工作了十幾年的老釀酒人,陳學榮一語道出了白酒行業進入“寒冬”的根結。
但對于白酒的前景,陳學榮卻表現出了與很多人不一樣的看法:“現在很多人認為白酒的發展已經到了末路,我不認同這種說法,我認為不論在歷朝歷代,釀酒都是朝陽產業,都是很有發展前景的。”陳學榮還指出,目前中國的白酒行業正慢慢回歸理性,大眾消費越來越得到重視,白酒作為一種普通消費品,其發展方向就應該是回歸大眾,只有這樣,白酒企業和整個白酒行業才能長久平穩地發展下去。
近年來,以酒仙網、中酒網為代表的酒類電商平臺的崛起,為白酒網購前景提供了新的市場增長點。蘭陵集團也看中了這一個機會,并于2014年7月進駐了酒仙網。“蘭陵希望通過和電商的合作,找到一個在新渠道上的機會,隨著行業調整的不斷深入,電商和O2O創新渠道必須作為所有酒企的‘一把手工程’重視起來,蘭陵還專門開發了適合在互聯網銷售的蘭陵王將軍酒新品,并在酒仙網全網首發。”陳學榮說。
對于和酒仙網的合作,陳學榮非常看好,他還指出一直在關注著白酒行業O2O的發展,想通過這次合作讓蘭陵在山東的市場進一步得到鞏固,增強對外來品牌的競爭力,同時提升服務水平,滿足消費者廉價、快捷的服務需求。
蘭陵美酒作為山東地方歷史傳統名酒之一,曾是魯酒“四大家族”之首,不僅有3000年的文字記載,更被眾多歷史名家所追捧,并流傳至今。現在,蘭陵美酒以高質量為基礎,優質服務為依托,通過現代化的管理,不斷地進行科技創新和市場整合,必將延續輝煌歷史。
(您對本文有何看法,可通過新浪微博@華夏酒報進行討論。)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閆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