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酒董事長汪俊林表示,今年郎酒不會漲價;同時,郎酒目前還沒有上市計劃,未來幾年郎酒擴大基酒以及進行各方面宣傳的資金已經相當充足了,沒有必要上市去融資。
一個在左,一個在右。本周四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一身黑西裝的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坐在了主席臺的最右邊,而已經有了一頭白發的瀘州老窖[46.50 1.75%]董事長謝明,刻意選擇了主席臺的最左邊。事實上,汪謝二人的位置,就如同其所掌管的白酒企業一樣,從各方面都呈現出了截然不同的姿態。
郎酒不漲老窖漲
2010年由茅臺和五糧液[33.00 -0.75%]掀起的白酒漲價潮會否在2011年延續,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而昨日面對記者的發問,汪俊林和謝明給出了兩種不同的回答。
“今年郎酒不會漲價”,汪俊林言簡意賅地回答道。在記者隨后的采訪中,汪俊林再次肯定的表示:“今年郎酒的所有產品都不會漲價。”但據公開資料顯示,今年1月1日郎酒對旗下的白酒價格進行過一次調整,其中,20年青花郎零售價上調至1400元,15年、10年紅花郎分別調整為868元、418元。
而謝明卻表示,今年瀘州老窖的高端白酒有提價的可能。“瀘州老窖的高端品牌,一定要隨行就市,這也符合瀘州老窖品牌發展的戰略,并且我們也會以產量控制價格”。
事實上,謝明所說的“高端品牌”,正是2010年瀘州老窖業績持續增長的主要動力。如2010年公司推出兩款新產品:中國品味和年份特曲,中國品味是國窖1573的產品升級,出廠價以及零售價分別為1573元/瓶和1900元左右/瓶;年份特曲是老窖特曲的產品升級,出廠價以及零售價為別為300元左右/瓶和500元左右/瓶。自新產品推出后,市場表現非常理想,中國品味的零售價在部分地區上揚到2000元/瓶。年份特曲的收入在2010年也完成過億收入。瑞銀證券在3月7日的一份研究報告中也表示,在進行渠道整合后,瀘州老窖在2011年具備了跟隨茅臺提價的能力。
郎酒:堅持“不上市”策略
事實上,業內人士習慣用“低調”來形容汪俊林和其管理的郎酒集團。由于遲遲未上市,因此市場很難直觀上得知郎酒每一年的銷售業績以及具體的盈利狀況。不過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郎酒銷售收入突破58億元,作為郎酒高端戰略品牌的紅花郎,銷售收入超過30億元,位居國內高端白酒前三甲。
而在2011年1月4日,汪俊林亦首次提出了“123工程”:即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2015年實現銷收入200億元,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而按照2010年郎酒58億元的銷售收入計算,要達到2012年100億元的標準,其每年的增長率需高達100%。而要實現該目標,提高其白酒產能是關鍵因素,那么郎酒會不會進行上市融資?
“郎酒目前還沒有上市計劃”,面對本報記者的提問,汪俊林一口回絕,“未來幾年郎酒擴大基酒以及進行各方面宣傳的資金已經相當充足了,我們沒有必要上市去融資”。據汪俊林介紹,目前一個產能達1.5萬噸醬香型酒的新廠正在建設中,預計2012年投產。投產后,郎酒的醬酒產能將提高到3萬噸。此外,郎酒一個儲酒能力達8萬噸的儲酒廠即將竣工,今后郎酒長期儲酒能力要達到15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在汪俊林的率領下,郎酒“不上市”策略如同“錦衣夜行”,但郎酒集團雄厚的實力依然在歷年的廣告投放中顯露了其崢嶸。此外,汪俊林還向記者介紹道:“未來5年醬酒市場的老大肯定是茅臺,但我們的優勢在于掌握了三種釀造技術,醬酒、濃香型和兼香型我們都有獨特的優勢。”
老窖:步入高增長的新開端
與郎酒不同,作為上市公司的瀘州老窖,則一直處于媒體的閃光燈下。以至于昨日的新聞發布會結束后,在汪俊林受到媒體圍追堵截時,謝明可以輕松離場。據多家券商分析人士透露,瀘州老窖獨特的銷售模式,有望助其更好發展。
光大證券[15.24 0.99%]的研究報告顯示,瀘州老窖從2009年開始實行柒權模式,綁定經銷商,與經銷商實現利益共享。而經過1年多的推行,柒權模式的正面效果開始逐漸顯現,不但最大限度調動了經銷商的積極性,2010年公司高檔產品與低檔產品均取得兩位數以上的增速,而且有效降低了費用率水平從而增強了公司盈利能力。光大證券認為,公司已經安然度過柒權模式及營銷渠道深化的磨合期,開始步入碩果累累的收獲期,2011 年將是公司步入業績高增長的又一開端。
日前,瀘州老窖發布的2010年業績快報顯示,瀘州老窖2010年實現每股收益1.57元,略高于市場預期。而此前謝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亦透露了其發展計劃:“2013年,瀘州老窖股份公司完成銷售目標130億元,集團為400億元。”要實現年均增長率達到25%這一目標,謝明遇到的困難并不比汪俊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