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作為一種重要的“情緒調節劑”與“社交潤滑劑”,具備生活必需品的基本屬性。從世界各國的發展經驗來看,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含酒精飲料的消費需求將呈現比較快的增長局面。
作為食品飲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過去的幾年,我國酒制造業總體上經歷了較快的增長過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4年,國內1799家規模以上酒制造業企業共實現銷售收入1380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02億元,分別占食品飲料業銷售收入與利潤總額的11%與19%。1999~2004年間,酒制造業實現銷售收入復合年均增長6.8%,利潤總額復合年均增長12.5%。利潤增幅大大高于銷售收入增幅,說明整個行業的盈利能力獲得持續改善,行業處于良性增長狀態。
據華訊財經數據顯示,今年年初以來,酒制造業板塊的上市公司股價表現要明顯強于大市,尤其是葡萄酒板塊、白酒板塊與黃酒板塊的主要上市公司,在年初至今大盤下跌約百分之十的大背景之下,卻錄得了20%以上的股價漲幅。唯一表現不佳的是啤酒板塊,股價表現要弱于大市。根據華訊財經對酒類板塊主要上市公司的分析,今年以來各個板塊的股價走勢可以說與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關聯度很大,尤其是對股價表現與業績表現同樣不佳的啤酒板塊而言。
與國際巨頭相比,中國酒類龍頭企業的成長前景無疑更為廣闊。從2005年上半年9家酒類上市公司的成長性來看,葡萄酒制造業與白酒制造業總體表現良好,啤酒制造業整體表現欠佳,黃酒制造業則喜憂參半。從華訊財經個股評測王個股盤面上,我們可以看出,山西汾酒、第一食品、張裕A、貴州茅臺四家公司實現了凈利潤35%以上的大幅增長,而兩家啤酒龍頭與五糧液、瀘州老窖凈利潤增長速度在10%以下,古越龍山受氨綸業務大幅度虧損拖累凈利潤下降30%以上。
從盈利能力來看,貴州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三家白酒企業與葡萄酒制造業中的張裕A、黃酒制造業中的第一食品均呈現了較高的盈利能力,半年凈資產收益率(ROE)均在8%以上,兩家啤酒龍頭及白酒中的瀘州老窖、黃酒中的古越龍山則盈利能力欠佳,半年凈資產收益率均在3.5%之下。
華訊財經認為,已經建立起競爭優勢與市場地位的龍頭企業的成長,具備了較好的可持續性與穩定性。為此,理應享有更高的估值水平。經過過去一段時間的股價上漲,按2005年業績估算的市盈率水平,目前多數酒類公司的股價已處于合理估值區間的上限;但是,2006年的業績增長會使得這些公司的估值重新具備吸引力。華訊財經認為,在目前的市場環境及宏觀經濟條件下,這些酒類龍頭企業仍不失為較好的防御性投資組合品種,亦可作為長線投資選擇。相對而言,張裕A、貴州茅臺與青島啤酒的長期成長前景都不錯,古越龍山也是值得投資者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