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結束的第71期北京榮寶拍賣會上,一瓶上世紀50年代貴州茅臺酒最終以78.4萬元的價格成交,價值增長了數萬倍。
近幾年以來,隨著酒水價格的飆升,“液體黃金”的投資理財功能被不斷放大,不僅在拍賣場上大展風采,不少金融機構也相中了紅酒以及高端白酒長期增值的巨大潛力,紛紛研發相應的理財產品。
作為投資與收藏,紅酒在國外市場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穩定的投資回報率和集投資與愛好為一體的特性也讓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趨之若鶩。而在中國,作為一種新的理財方式,紅酒投資與收藏日漸被人們接受,正逐漸發展為投資界的新寵。
比起紅酒百年的投資歷史,國內白酒投資尚處于起步階段,但知名品牌高檔酒市場價格的上漲速度卻是突飛猛進。隨著白酒價格年年上漲,其抗通脹能力幾乎讓白酒成了“硬通貨”,而“投資白酒勝過黃金”、“炒酒好過炒樓”等說法也被不斷放大,白酒逐漸成為近幾年拍賣會上引人注目的主角。
相比現貨紅酒,另一種投資方式“紙紅酒”更適合普通投資者。紙紅酒包括各種紅酒的證券化產品,如紅酒交易平臺、紅酒基金、紅酒期貨等等。此外,隨著我國第一家紅酒電子交易平臺上海紅酒交易中心正式上線,投資者也可以和炒股票一樣炒紅酒。
而白酒“儲存年限越長,價值越高”的優勢使部分銀行也將白酒作為投資標的,紛紛推出白酒理財產品,投資者可選擇現金或實物白酒形式獲得理財本金和收益。據了解,目前國內多家銀行都在緊鑼密鼓地與高端酒廠聯系,準備推出自己的酒類理財產品。
專家發出提醒,以紅酒為例,投資級紅酒和普通的餐酒是有很大區別的,能夠長時間保存的紅酒非常少,大多數紅酒必須在上市后2—5年內飲用,過了這個保質期就變質了,只有占總量不到0.1%的紅酒才具有存放10年以上的潛質。
專家建議,對于個人而言,最好不要自己去市場直接購買紅酒來投資,一是非專業人士難辨真假,二是保存太難,技術要求很高,若保存不當,產品可能貶值。對于白酒來說,“酒是陳的香”,同樣也離不開這一標準,具備投資意義的多是一線強勢高端品牌的陳年酒;另外,特殊工藝也是提升白酒價值的另一因素。
編輯: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