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兩大黃酒上市公司古越龍山(600059.SH)、金楓酒業(600616.SH)走勢強勢,分別上漲0.41%和4.29%,同日,上證指數下跌0.7%。
此外,A股市場或再添黃酒股,紹興會稽山黃酒已于5月14日IPO預披露,或形成黃酒三足鼎立之勢。
但在一向頗為器重白酒股的A股市場,黃酒此前并未引起資金足夠的興趣。此前引人關注的一波行情,是古越龍山4月中旬到5月底的一波行情,股價增長了近5成。
白酒和黃酒,烈與溫,其在A股演繹的行情是否如此?
提價復制白酒?
今年上半年,古越龍山、金楓酒業股價都整體呈單邊上揚態勢,截至6月12日,各累計漲幅40.48%和40.02%,遠遠跑贏上證指數4.09%漲幅。
而市場關注黃酒的邏輯,似與白酒相同:不斷提價進而復制白酒股股價上升路徑。
今年,古越龍山已兩番提價,與高端白酒紛紛降價形成了鮮明對比。
國都證券食品飲料研究員盧珊表示,“5月份黃酒行業協會召開了黃酒價格聽證會,希望借此提升黃酒價格體系。”
除此之外,黃酒廠商還采用力推新產品的方式提價。
古越龍山證券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根據不同的消費群,推出價格稍高的新產品,這樣不僅對老產品影響較小,同時又能逐步提升黃酒價格。”
不過對于黃酒提價,金楓酒業董秘張黎云持有不一樣的看法,“提升黃酒的形象,提價不會是主要的手段,關鍵還在于能提供高品質產品。”
而近期白酒價格回落以及紅酒質量被報道出問題,上海一位PE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正處黃酒行業發展的重要時間窗口。”
但上海一位大型券商的食品消費研究員表示,“目前黃酒行情可能只是燥熱,是一種表象。一方面各個企業的不同情況,如改制問題、資產注入預期,另一方面表現在對黃酒市場的假想,市場希望傳統黃酒能類似白酒一樣復興。”事實上,不少投資古越龍山的投資者就對其改制前景頗為看重。
定位迷惑
“白酒和葡萄酒有上百億和幾十億的規模,而最大的黃酒廠商也不過十幾億元銷售收入”前述上海券商人士表示。
記者亦發現,2011年白酒龍頭貴州茅臺(600519.SH)和五糧液(000858.SH)的營業收入達到了184.02億元和203.51億元;而紅酒A股企業張裕A(000869.SZ)在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為60.28億元。但相比,2011年古越龍山僅實現了12.46億元的銷售規模。
巨大銷售差距,重要原因是黃酒僅是區域性酒。
“目前沒有真正的全國性的黃酒,黃酒銷售集中在長三角,例如主營為海派黃酒的金楓酒業的銷售主要在上海。”前述上海券商研究人表示。
古越龍山證券部人士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古越龍山在黃酒行業優勢在于全國化市場做得比較好,但產品銷售區域也還是在浙江滬。”
此外,消費者的認同度不高。
“黃酒經常被習慣地認為低價酒,或者被認為是做菜的調料酒,消費者對黃酒消費習慣改變需要很長過程。”盧珊表示。金楓酒業董秘張黎云亦對記者坦言,“黃酒要達到白酒在全國范圍內的認同度,還有太大的差距。”
張黎云也稱,“公司產品結構上低端黃酒還是占了主要部分,高端黃酒其實銷售量很少,而作為禮酒較多。”
“目前高端黃酒銷售收入較少,通過黃酒產品結構調整、產品包裝升級來實現。”前述古越龍山人士表示。
但與白酒、紅酒不同的是,黃酒“高端化”的產品結構調整仍存問題。前述上海券商食品消費研究員表示,“黃酒高端化的定位還不太清晰,如高端白酒喝的是身份或富貴、而高端葡萄酒有優雅的品味,那高端黃酒喝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