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一份份靚麗的三季報,白酒類上市公司贏得眾多贊譽,與此同時,其股價在二級市場上卻遭遇滑鐵盧。
11月5日以來,白酒類上市公司集體下跌。截至11月8日,該板塊本月整體跌幅(按總市值加權平均法計算)已達3.88%,在205個申萬三級細分行業中排名第21位。
這與其不久之前發布的靚麗季報形成鮮明反差。10月31日落幕的三季報披露大戲顯示,白酒類上市公司平均凈利潤增幅達到61.96%,超越大部分行業,成為A股市場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其中,二線白酒企業業績分外惹眼,酒鬼酒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4倍多;一線酒企也不甘示弱,貴州茅臺、五糧液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過50%。與此同時,白酒行業實現近300億元的凈利潤,直追業內公認的暴利行業房地產。
但在一份份令人羨慕的季報背后,白酒公司業績增長的隱憂也悄然浮現。由于預收賬款的普遍減少,該行業今年第四季度的業績增長趨勢不容樂觀。
此外,存貨增加、業內競爭日趨激烈等負面因素也將拖累白酒公司未來的成長。對于白酒公司四季度的表現,機構投資者則已通過減少持股比例,以腳投票。
行業暴利 賺295億直追地產
10月31日,白酒板塊三季報完美出爐。三季報數據顯示,白酒板塊實現營業收入798.21億元,同比增長41.67%;實現凈利潤295.21億元,同比增長61.96%。在205個申萬三級細分行業中,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速分別排名第5位和第1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