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來白酒業逐漸陷入低迷期和調整期,白酒證券化作為一種新的模式日漸興起。在全國大大小小數十家酒業交易所中,以上海酒交所發展勢頭最為強勁。
7月11日,在上海酒交所媒體會上,上海國際酒業交易中心對平臺12款投資收藏酒品上市以來的價格走勢進行了盤點,旗下12支產品價格走勢分化嚴重,漲跌互現。
上海國際酒業交易中心總裁李雯峰表示,目前交易中心共上市酒品12支,截止7月11日收盤,共有4支價格在發行價以下運行,8支在發行價以上運行,漲幅最高的達103%,跌幅最大的達55%。
出現向下波動很正常
筆者通過其官方網站的交易終端軟件發現,截至7月11日收盤,運行在發行價以下的酒品分別為國窖1573中國品味2011、水晶舍得2012、西鳳國典鳳香50年2012、中國強古井貢酒2012,相對發行價的跌幅度分別為3%、55.64%、52.5%、51.16%。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分析認為,經過近一年的運行,很多新股的投資者已經套利退出,這是價格下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李雯鋒指出,出現向下波動很正常。國窖1573中國品味2011自從2011年12月19日以1450元/500ml發行上市一年多以來,價格一直在發行價格上方堅挺運行,最高曾觸及2250元/500ml,進入2013年6月下旬,價格才開始在發行價1450元附近波動。
“這與限制‘三公’消費等政策的出臺密切相關,以上四只酒品的發行上市時間均在2012年5月前,2012年12月,中央明令限制三公消費,一線名酒受到沖擊。而早在2012年1月份,就有上海人大代表關于提議禁止公款消費茅臺(600519)等的提案,這也率先反映在上海酒交所的酒品價格走勢中。”李雯鋒表示。
同為收藏酒,水晶舍得、西鳳、古井貢3支酒品下跌幅度大大超過國窖1573。
業內人士認為,四只白酒對外圍市場的反映深度不一,這也反映出不同品牌對價格的支撐力度,國窖1573屬于瀘州老窖(000568)旗下,市場對其品牌認可度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7月11日的數據顯示,從去年底發行的景芝·國標芝香、致中和國養國際金獎、酒祖杜康傳奇、黃山頭·容天下、詩仙太白95金樽等5支酒品,上市以來分別上漲了75元、66元、57元、64元、48元,漲幅分別為15%、7.96%、14.25%、16%、9.6%。
另外,上海酒交所3只葡萄酒包括科普克1967、侯伯王2011、西班牙V2(2005),截至7月11日收盤,相對發行價分別上漲了11.96%、2.09%、103%。
其中,西班牙V2(2005)的漲幅最高,已由發行時的660元/750ml上漲到目前的1340元/750ml。
任何投資都存在風險
李雯鋒告訴筆者,由于平臺運行時間較短,盤面活躍度較低,成交量并不高。“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市場也是如此。根本原因是收藏類酒品的屬性決定的,收藏類酒品與投資品不一樣,與股票更不一樣,它更注重長期的升值空間,而不是短線投機炒作。”
對于上市酒品的退市機制,李雯鋒表示,當某支上市酒品的提貨量達到95%以后,剩余的5%必須轉入拍賣平臺交易,然后退出上海酒交所。“目前為止,上海酒交所單只酒品的提貨量最高比例達到了60%,從收藏市場來講,這一提貨比例還是有點高。因為發行價為出廠價,與場外市場價還有價差,很多喜歡自己消費或者送人的投資者,覺得提貨更劃算。”
李雯鋒指出,任何投資都存在風險,酒品投資也一樣。在國外,酒品收藏已經有300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多年的歷史。而我國酒品收藏市場尚屬起步階段,酒品投資不適合普通消費者或者投資者,需要理性認知。
作為上海市政府特批的酒品公共交易平臺,上海國際酒業交易中心也在摸索中前行。據了解,上海酒交所于去年6月對上市酒品的發行和定價模式進行修訂,增加定向配送和回購兩項條款,推動定價機制更加合理,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您對本文有何看法,可通過新浪微博@華夏酒報進行討論。)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