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白酒行業調整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中小酒廠面臨著動銷不暢、現金緊張等一系列問題。在資金壓力下,中小白酒企業都在積極地尋找資金,很多白酒企業希望通過上市融資解決資金不足的壓力,也有白酒企業期待通過銀行借債解決資金壓力……
資金困境
是不能避免的規律
筆者的個人看法是,中小酒廠資金不足只是表面現象,更不是問題的本質,本質在于白酒行業結束了價漲量升的共同富裕時代,進入了價跌量增的規模經濟時代和產業集中度提升的寡頭競爭時代。
經歷了2013年快速的需求萎縮,整個產業的增長性降低,白酒告別了需求、價格同步持續大幅上漲的時代,機會不再被所有企業共享,而是集中在大型名優白酒企業身上。
當前白酒進入了以規模驅動成長的時代。所謂規模驅動成長,就是某些優勢企業通過持續的放量,擠占、兼并其它企業的市場份額,在壯大自己的同時,促進產業集中度的提升,在白酒業整體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優勢企業通過價格戰擠壓、兼并大量的中小企業,優勢企業逆市成長,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隨之萎縮,最終實現了產業集中度的提升。這種規模擴張的模式,即白酒行業目前經歷的階段,更是所有產業實現產業離散向產業集中的必由之路。
某種程度上,白酒的產業集中來得有點晚。在這種產業背景下,中小白酒企業出現的包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括資金不足、銷售大幅萎縮都是不可避免的規律性困境,即便各個中小酒廠通過努力解決了資金問題,也無法根本解決生存環境惡化的問題。其表現在中小企業身上的一系列超預期困難,本質是白酒行業結束全行業齊漲共跌,進入規模化、寡頭化時代的必然,中小白酒企業不可避免陷入全面困境,寡頭化是以中小企業的大量退出為前提的,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小酒廠的困難會越來越嚴重。
直接和間接融資之路
不暢通
未來一段時間是大企業的天下,白酒行業將會出現大企業以放量為手段擠壓、兼并中小企業的市場,并利用資金優勢兼并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立足局部解決資金不足的想法是行不通的。現在,給白酒中小企業留出來的資金通道基本都已堵死。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可能性不是沒有,但遠水解不了近渴,主板、中小板和三板市場的上市條件都比較高,即便要求最低的三板市場,其審批過程也非常漫長,有的企業幾年都得不到上市機會,更重要的是三板并不是向傳統的企業開放的市場,而是向新興的企業開放的市場,主板與中小板的上市難度更是絕非想象,這樣間接的融資不具有現實可行性。而銀行是厭惡風險的,當白酒行業調整已經全面展開,全行業經營整體衰退的情況下,銀行不可能大量地向中小企業放貸,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中小企業資金不足的問題不可能通過融資和借款解決。
中小酒企
整體生存環境惡化
白酒產業的集中度太低,以至于有上萬家酒廠日子都過得悠哉悠哉,這不符合產業經濟規律。產業發展規律決定,任何產業最終必然走向寡頭壟斷。白酒做為中國經營歷史最長的一種消費飲料,長期存在著極端離散的產業結構。今天行業結束了10年牛市,行業內產業集中度過低的深層矛盾暴露了。這一輪調整,根本就是解決產業集中度過低的問題。解決產業集中度過低的方法,簡單地說就是大企業擠壓、兼并、淘汰小企業,最終實現幾個大企業壟斷市場的態勢。于是,這一輪調整大規模淘汰中小企業是必然,中小企業陷入全面困境是必然,只有中小企業陷入困境,完成產業集中度的提升,最終,市場被若干大企業集團所控制。在這種產業背景下,中小企業不是資金不足的問題,而是整體上生存資源不足的問題,是整體生存環境惡化,中小企業立足于自身內部改革和自我完善,不能解決問題。因為挑戰來自外部環境的整體性惡化,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和實力弱小,無法獨立應對環境惡化。實際上,大型龍頭企業同樣也受到此種環境突變的整體性壓力,但其可以通過內部完善、策略調整以應對,甚至改造環境,大企業有實力和條件先適合環境,再改造環境,甚至引導環境,制造對自己有利、對競爭者不利的局面。比如,茅臺不斷降低放量擠占競爭者份額,促進自身發展,增加競爭者困難。與此相反,小企業沒有資源,沒有條件自足與環境互動,因此不能立身自我完善,應與對外合作 。
尋求被整合和被兼并
是出路
出路在哪里,出路在于聯合、重組和被兼并。這一輪調整是消滅中小企業,消滅過多的廠家,實現若干個大企業集團,從而控制市場,令產業集中度提升。因此,在邏輯上,中小企業的出路除了令自己變大外,幾乎無出路,變大的途徑在哪里,在于被兼并,在于投靠大集團,在于過去本身是競爭關系的酒廠,放棄前嫌主動合并。
在調整來臨之前,人們最擔心的是這些大型龍頭企業,認為它們將會陷入長期的衰退,而普遍看好中小酒企業。 現在,行業調整走下來,最終的結果是小企業舉步維艱,出現了全方位的困境,而大企業固然也面臨著收入減少、利潤下降的壓力,但其深層的基本競爭力和基本經營狀態實際上整體處于兵精糧足的狀態。從上市白酒企業2013年年報上的數據可以看出,幾大白酒龍頭在行業調整面前,仍舊持有高達數百億的現金,茅臺、五糧液各有251.85億元、257.63億元的現金。還是那句話,每一次產業調整都是強者恒強,強者利用行業調整帶來的整體性困難,拉大與弱者的距離,擠壓、兼并、淘汰弱者。在茅臺、五糧液企業庫存現金高達百億元的情況下,已經有大量的中小酒廠動銷不暢,出現了資金困境。這種局面為優勢企業以低廉的價格,收購某些有特點的中小企業提供了歷史性契機。因此,中小企業如果能把自己和這些大型龍頭捆綁起來,主動尋求被大型龍頭的兼并,是目前最佳的出路,這些龍頭公司不僅提供了資金,也提供了品牌。一些地域名酒如果能被茅臺、五糧液收購,從某種意義上,是其脫穎而出的機會,相當于“嫁入豪門”。而事實上,目前,五糧液茅臺都已經著手對外收購,五糧液于去年收購了河北永不分梨;其董事會前不久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擬出資約2.55億元,取得“河南五谷春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約51%的股權。而茅臺董事長袁仁國則公開表示,茅臺集團正在研究對外收購。很顯然,小企業有被收購需求,大企業有收購的意愿,這是行業規律性的出路。因此,已經陷入困境的中小企業應該認清時局,把握機會,主動向大企業靠擾,尋求被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