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2日開戰的巴西世界杯點燃的將不僅僅是球迷。
按照以往經驗,每個世界杯期間,家電、飲料、餐飲、體育用品、航空與旅游和零售等行業均將迎來巨大商機。作為一個夏季旺銷的激情類消費飲品,啤酒行業更是備受商家關注。
進入倒計時時間,資本市場也聞風而動。近期,幾家啤酒龍頭上市企業動作頻頻。5月16日,青島啤酒(600600)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增持本公司股份21.7502萬股,約占該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0.016%。增持后 ,青啤集團持有本公司股份41161.7552萬股,約占該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 30.468%。22日,青島啤酒在下午突然出現大手成交額,成交量為9.6萬, 涉資585.6萬。
5月29日晚間,燕京啤酒(000729)發布控股股東增持公司股份計劃的進展公告,燕京啤酒擬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競價買入方式增持公司股份,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2%(含本次已增持股份),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不低于100萬股。
引發業界人士討論的是,近日有多家基金公司重倉啤酒股。例如,興全趨勢投資基金和中海藍籌配置基金重倉了青島啤酒,華富收益增強A選擇重倉燕京啤酒。
一場圍繞世界杯的啤酒營銷戰也相繼展開。青島啤酒甚至想出了一個“足球預言”活動,為球迷量身打造了9支世界杯熱門球隊的專屬助威MV視 頻,讓球迷能用這種方式表達對喜愛球隊的獲勝預言。哈爾濱啤酒今年再度冠名世界杯,宣傳力量一如以往迅猛,在各家電商平臺上打出了“盡情世界杯”的標語,據聞百威英博方面為此投入不下千萬。
全球狂歡的2014巴西世界杯盛宴能否點燃啤酒股?這恐怕還是不能貿然做肯定的答案。事實上,就連這幾家啤酒企業也心有疑慮,燕京啤酒董秘劉翔宇在日前的券商策略會上則語帶含糊地表示,從歷年來看,世界杯對于啤酒銷售的影響都不是很大。
世界杯僅是短期影響
從以往的投資市場來看,受世界杯影響對啤酒股市形成大幅波動的現象并不多。
申銀萬國證券分析師曾郁文發布研報稱,在過去的三屆世界杯的歷史情況看來,世界杯期間對啤酒銷量的影響不顯著。其中2002年、2006年和 2010年的世界杯期間,啤酒銷量和銷售額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增長。不過,這并不排除有2000年以來啤酒行業發展放緩,外資爭相進入,導致競爭加劇有關。
不過,世界杯前一個月,對啤酒行業投資市場倒是有相對的正收益效果。在2002年、2006年和2010年的世界杯前一月內,世界杯當月行情與A股整體行情有關:啤酒行業漲幅分別為-4.23%、8.62%、4.74%,相對A 股漲幅分別為3.69%、1.45%和7.82%;而在2002年、2006年和2010年的世界杯當月期間,啤酒行業漲幅分別為9.0%、14.2%、-9.9%,相對A股漲幅分別為-4.9%、6.3%和-6.9%。
有業界人士分析,這是因為體育營銷是有滯后性的特點,“如果只看一次銷量,永遠滿足不了贊助的錢,要看對品牌影響的價值,很可能兩年之后,品牌知名度才會被提升”。同時該人士指出,體育營銷是有風險的,沒有風險就沒有產出。而且,不可能所有傍世界杯營銷的企業,都能獲利。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廣告等各種宣傳資源有限,無疑會推高此屆世界杯的營銷費用。同時由于當前國內啤酒行業競爭相當激烈,因此啤酒廠商也會不惜重金積極投入。不過,啤酒行業本身利潤較薄,重金之下的風險度也會提高。
同時,值得投資人士注意的是,股市里面一直流傳著“世界杯魔咒” 的說法,它是指世界杯期間股市會出現下跌走勢的現象。距離最近的一次世界杯,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間,上證指數累計跌2.80%,深成指累計下跌2.58%。
廣發證券一份最新分析報告顯示,根據球賽與股市的時間重疊關系進行股市進行區分,比賽在當地開市時間進行的股市當日下跌明顯,而在午夜休息時間進行比賽的股市當日開盤后上漲明顯。然而當該日為本國球隊參賽時,無論比賽是在工作或者午夜進行,那么第二日(當日凌晨則統計當日數據)股市下跌概率和下跌幅度都較為明顯。
這研究報告還從統計結果分析,比賽強弱度是影響股市表現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熱門度較高的比賽當日,股市成交量明顯走低,股市有下跌趨勢,下跌概率在60%左右;而熱門度高的比賽次日,股市成交量明顯走高, 且股市漲幅較大,上漲概率較高。
梁銘宣認為,雖然“世界杯”契機非常重要, 但是啤酒廠商也應該謹慎選擇,否則后期將面臨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的風險。
長期投資仍被看好
盡管世界杯期間啤酒股風險未知,但啤酒的季節性投資機會和長期投資潛力還是被看好。
從季節性投資機會來看,啤酒消費確實呈現明顯的季節性波動特征, 即每年夏季是啤酒消費旺季,都是啤酒行業的傳統消費旺季,旺季往往會催生啤酒股的投資機會。伴隨著各個啤酒節的開幕,啤酒板塊有望在酷暑中繼續升溫,獲得持續上漲。
也有數據證明這一現象。德國啤酒研究人員和國內啤酒行業的產銷數據,都支持這一結果,啤酒銷售量與持續高溫天氣,呈現0.96的高度正相關關系。
同時,啤酒股的長期投資潛力仍然被認可。相比白酒股的大起大落, 一直以來啤酒股憑借其相對穩定的業績成長,股價均表現良好。同時,在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的2013年,釀酒行業中各種酒類產品中均出現下降, 只有啤酒產品產量均保持增長。這種現象同樣存在于進出口貿易中,也只有啤酒實現了增長。
齊魯證券的分析師王穎華認為,2014年,啤酒行業的投資邏輯,將重回份額增長和行業地位的鞏固。隨著龍頭企業重啟擴張計劃,青島啤酒、雪花、百威英博都仍將規模增長作為最重要的公司戰略目標之一。此外,前文提及的青啤和燕京在增持計劃,均承諾將積極推進有關股改計劃,未來有望受益國企改革浪潮。
曾郁文則看好中長期投資,因為啤酒行業競爭格局改善后,必將帶來結構升級和盈利提升。畢竟目前我國啤酒噸價提升、產品升級空間大:國 內啤酒人均消費量約36千升,高于世界水平,但國內啤酒公司噸價和百威英博、喜力等國際品牌相比,仍有一倍以上的差距。
(您對本文有何看法,可通過新浪微博@華夏酒報進行討論。)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