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連續多年,酒仙網都處于虧損狀態。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至2015年的兩年中,酒仙網虧損金額超過6億元。酒仙網第四季度有望扭虧為盈成為中國首家盈利的酒類垂直電商平臺嗎?
酒仙網7年融資21.3億元
7年前,由于對酒類電商的濃厚興趣,在國慶六十周年之際,郝鴻峰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創立了酒仙網。
一轉眼,7年過去了,由于酒類垂直電商的漫長投入期,當初還一起競爭的多家酒類垂直電商已“死、傷”大批,酒仙網卻在爬坡路上交出了令人驚嘆的成績單。
酒仙網之所以能夠扭轉干坤,背后的融資力量如容小覷。記者梳理發現,7年間,酒仙網完成7輪融資超過14億元,共計21.3億元。其中,2015年7月29日酒仙網完成第7輪融資,獲得民享財富及其他多家機構和個人聯合投資的5億元股權投資。2014年8月,酒仙網完成第6輪融資,獲得國開金融及其他聯合投資人3億元股權投資,還獲得招商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錦州銀行等多家銀行7億元綜合授信貸款,此輪獲得的10億資金支持主要用于“酒快到”的布局。2014年初,酒仙網獲得紅杉資本續投、單仁資訊及多名個人投資者投資2.6億元。2013年底,酒仙網獲得沃衍資本、東方富海追加投資1.65億元。2012年8月,酒仙網獲得C輪融資,由北京沃衍資本管理中心、華興資本等多家基金聯合投資1.1億元,華興資本為獨家財務顧問。2011年11月,酒仙網成功完成B輪融資8000萬元,由紅杉資本和東方富海資本聯合投資。2011年4月,酒仙網獲得廣東粵強集團的A輪融資1500萬元。
?B2B收入飆升挑起營收大梁
不難看出,酒仙網的融資實力不簡單。作為一個連續多年困損的企業,酒仙網拿什么贏得資本市場關注并博得投資者青睞?
記者采訪了解到,酒仙網之所以能夠成為業界看好的黑馬,B2B可謂是功不可沒。酒仙網公關總監范晉宇表示,業績取得如此成績,首先來自營收的穩定增長,尤其是在公司重點布局的B2B板塊,今年上半年營收達到4.4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0%,已接近去年全年的B2B總營收。
郝鴻峰也曾向媒體透露,到今年底, B2B業務收入在酒仙網中占比將進一步升至50%左右,屆時幾乎會與B2C業務“平分秋色”。
酒仙網能成為中國首家盈利的垂直電商嗎?“抬轎子的多”,資深白酒營銷專家趙義祥對長江商報記者說,“能不能減虧,還跟接下來的新產品運作,以及下半年市場競爭過程中是不是還能保持正增長直接相關。”
“還是有希望的。如果在競爭過程中,新上品種的銷量和業務梳理得更加合理化,主力品種受到同行沖擊并不大,保持正增長,年度扭虧為盈是可以做到的。”趙義祥說。
事實上,酒仙網內部也對第四季度實現盈利懷有信心。“目前根據公司的判斷,今年四季度有很大希望實現盈利,并且全年也有望實現盈虧平衡甚至盈利。”對于未來前景,范晉宇充滿期待。
酒類電商發展模式逐步走向清晰
這幾年,能夠挺住壓力生存并迅速崛起的酒類網站都經歷了漫長的蟄伏期。
由于互聯網化的程度不深,在垂直性和專業度上優勢不突出,兩極分化嚴重。一種是純互聯網的公司,但是網站的產品競爭力不強,沒有核心競爭力;另外一種是傳統企業嫁接互聯網概念的模式,線上運營能力嚴重缺失。酒類產品屬于消費者低頻購買產品,網上購買頻次遠遠低于電子產品、服裝、母嬰類產品。
“酒水畢竟是傳統行業,銷售量的增長都在傳統渠道。近幾年由于大環境,加上互聯網革新,必定會衍生出一個新興渠道,電商也由此誕生。” 趙義祥告訴記者,電商對于酒類而言還是屬于新興戰略性渠道,整體而言,電商還在一個前期基本建設投入期,需要較長時間投入以及市場培育和行業增長,在這個過程中,酒類電商其實在經歷一個長周期的耐力賽跑。
在這個賽跑過程中,很多資本實力和融資實力不夠的電商平臺就淘汰出局了。但是,趙義祥也表示:“堅持到現在,電商本身的銷售能力在增長,電商的利益模式逐漸在清晰,電商產品架構也在逐步科學化,也就帶動電商銷量在增長。”
此外,“不斷提升的費用控制能力也是公司減虧的主要功臣。” 范晉宇向長江商報記者透露,上半年公司營收穩步增長,在規模效應逐漸顯現及內控穩步加強雙重因素驅動下,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27.85%下降至本期的22.44%等。
范晉宇介紹:“定制酒對整體利潤水平做出了突出貢獻。”上半年,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結構,與各大酒廠加深合作推出互聯網定制產品。和其他產品銷售相比,酒仙網在定制酒的定價上更為主動,因此這一業務也具有更高的毛利水平,對公司的盈利能力大有裨益。
作為酒類垂直電商出現后的耀眼明星,不管是困損還是減虧,酒仙網的一舉一動在業內都引起極大關注。傳統渠道低迷,新興渠道被給予厚望,在整體行業舉步維艱的日子里,酒仙網的減虧給業界釋放了積極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