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類電商深耕進口紅酒市場
國內一線酒類電商直供平臺壹玖壹玖于12月1日發布對外投資公告,1919擬與江蘇蘇北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南菲酒業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控股子公司壹玖壹玖環球采購有限公司,同時,蘇北集團將為壹玖壹玖環球采購公司提供20億元的流動資金,蘇北集團副總裁鄒巧云出任壹玖壹玖環球采購公司CEO,主持壹玖壹玖環球采購公司相關工作。
1919 CEO楊陵江對此表示,壹玖壹玖環球采購公司將依托20億元流動資金加碼海外業務,主要用于經營進口酒(烈酒、葡萄酒、啤酒等)的采購和酒莊運作,加強1919進口酒采購能力,增強進口酒的優勢。
無獨有偶,在1919對外公告前一天,其競爭對手酒仙網也對外宣布,公司擬以自有資金不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與其他投資人合資設立投資公司,旨在以投資總額不超過8300萬元人民幣,收購一家法國波爾多地區葡萄酒酒莊,并進行管理及經營。
其實早在2013年買酒網全面擴張了公司進口紅酒采購團隊,除了原有的上海采購中心和香港國際采購中心,又新成立了北方采購中心、南方采購中心,加碼海外葡萄酒市場,進一步提升紅酒產品及供應鏈管理。而中酒網也在今年4月與美國著名葡萄酒生產商及貿易商TWG簽約合作,同時表達出中酒網未來拓展海外市場的布局意向。
行業盈利承壓海外市場牟利
國內酒類電商紛紛謀變,而企業動作都不約而同指向海外葡萄酒采購,業內人士認為,國內酒類電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發展空間和盈利能力遭遇挑戰,涉足海外葡萄酒市場是順應市場也是形勢所迫。
目前,雖然國內酒企對酒類電商的開放程度在增加,但是酒企始終對酒類電商保持警惕。酒類電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酒企制約,如果酒企單方面宣布產品限購、產品停供均會對酒類電商的利益造成影響。國內酒企的開放程度還無法跟上中國酒類電商的發展步伐。同時,國內酒企也開始順應“互聯網+”經濟趨勢自建線上渠道,通過與流量主導的綜合類電商平臺戰略合作搶占線上銷售份額,對酒類電商市場施壓。
同時整個葡萄酒市場格局在發生變化,進口葡萄酒市場近幾年發展迅猛。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2015年進口葡萄酒約5.5億升,比2014年增長44%;進口額約為18億歐元,增長60.7%。中國2015年葡萄酒消費量達16億升,比上年增長3.2%。2016年一季度進口葡萄酒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數量同比增長35.33%,金額同比增長45.34%。中國成為全球葡萄酒貿易的消費引擎。而葡萄酒作為中國酒類電商的重要板塊,加碼海外葡萄酒市場,控導上游貨源,是酒類電商實現發展的必然手段。
打通產業鏈謀取利潤突破口
“中國酒類電商目前單純依靠B2B、B2C、O2O等商業模式無法解決產品問題,上游廠家始終占有強勢地位。酒類電商只有自己掌握上下游,打通產業鏈,才能進一步實現企業發展。”酒業營銷專家蔡學飛說道。國內酒類電商如果掌握上游廠家核心產品甚至擁有自有品牌,則意味著占有上游控制權和主動權,從而拉低成本支出,穩定產品高毛利率,帶動企業利潤增長。
國內酒類電商如果擁有自有進口葡萄酒品牌,借助海外渠道資源出口自有產品可以為公司實現品牌包裝,提高品牌價值從而達到出口轉內銷的目的。“墻外開花墻內紅”,中國消費者的葡萄酒消費觀念更趨向于品牌消費,如果酒類電商自有葡萄酒品牌能夠在海外市場流通,那么葡萄酒產品可以從“墻外”打回來,占有一定的市場和銷量優勢。
1919和酒仙網等酒類電商布局海外市場策略一旦成功,酒類電商除了擁有自己的產品,也可以發展自己的經銷商,建造自己的銷售體系,平臺資源和品牌價值都會獲得巨大的提升。蔡學飛指出,目前酒類行業強勢酒企都開始自建電商,所以國內酒類電商在下游體系基本穩定的基礎上,加碼布局上游,打通產業鏈實現“一體化”,是酒類電商在市場盈利高壓下的一種必然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