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2015年的這一年,對于處于變革大潮下的企業而言,混改始終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坎”——邁過去了也許就是海闊天空,別住了只會是倒下去,依舊會在寒冬中難以自拔。
“2015年為國企改革元年,國有企業改革也是2015年A股市場的一大亮點,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政府,都會加快推進國企改革、資產證券化的進程,國企改革將成為資本市場投資風口,由此萌發的國企改革概念股無疑成為2015年A股市場的核心關注點之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后聯合會主席、中國行為法學會理事程志強表示。
不得不承認的是,2015年確實是混改之年,自上而下的政策指導和以點帶面的區域布局,都讓更多的行業和企業開啟了各自的混改大幕,身處其中的酒行業似乎也有了全面開花之勢。
2015年12月,老白干酒(600599)籌措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這個冬天最終落定。
老白干酒于2015年12月11日晚間披露的非公開發行股票結果顯示:老白干此次共募集資金8.2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凈額為8.17億元。在募集資金凈額中,新增注冊資本為3522萬元,計入資本公積為7.81億元。2015年12月16日,老白干酒公司員工持股計劃首次持有人會議召開,隨著定增等一系列動作的完成,本輪行業調整中最先啟動白酒企業的“混改標桿”似乎是一騎絕塵。
除了引入了戰略投資者,老白干本次混改的一大亮點就是定增還推動了部分優秀經銷商以及員工的正式持股。
相比于老白干酒的“刀槍入庫”,動作早但效率不高的沱牌酒業混改也總算有了眉目,根據2015年11月份達成的股權轉讓及增資擴股協議,天洋控股以10.38億元受讓沱牌舍得集團38.78%股權,并對其增資27.85億元,交易完成后,天洋控股持有沱牌集團70%股權。
應該承認,得益于行業調整的順向推動,2015年成為了更多企業改革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節點,繼老白干酒混改方案的推進和沱牌舍得大股東股權掛牌取得實質性進展后,之前早有準備的五糧液和茅臺等也不再局限于“小打小鬧”,而是開啟了一輪新的改制大潮。
“2015年是五糧液的改革之年,五糧液已經成立了改革領導小組,正在做總體設計,接下來將大力推進國企改革,包括薪酬制度改革、管理層持股、員工持股等,五糧液的改革是值得期待的!”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就曾公開表示。
自2015年7月29日中午五糧液突然宣布停牌后,市場就普遍猜測是五糧液國企改革的工作取得進展。
2015年8月13日中午,五糧液便公告明確擬籌劃員工持股計劃。到了10月底,五糧液“混改”方案首次公布,擬定增最高募資23.34億元,推進員工持股、經銷商持股和引進戰略投資者等事宜。
而近期,在2015年五糧液1218大會上,唐橋卻突然表示,“‘混改’不能操之過急”,盡管其表示是其“個人感覺”,但顯然求穩的唐橋不希望五糧液在混改的路上走得太快。
據悉,五糧液此次拋出的23億元定增方案,有券商分析師認為,雖力度并不算大,但重要的是公司就“混改”走出了關鍵一步,對其未來發展也有更多想象空間。
而對于引入經銷商持股,五糧液希望通過“混改”將原有的以產品為紐帶的廠商模式轉變為以資本為紐帶的共建共贏模式,這亦被視為五糧液營銷模式的一大改革。
可以設想的是,經歷了長時間的穩定上升期和短暫的調整期后,國企在管理體制和營銷模式上的弊端都已經暴露無遺,對貴州茅臺、五糧液等國企大佬們來說,如果不采取自內而外徹底的混改整頓,打破舊有的格局和機制體制,就很難有機會和精力來迎接白酒行業下一輪的機會期。
對行業來說,轉折期已經來臨,而企業彎道超車的節點不是在起點正是在轉折點上,無疑,此時空喊號子已經毫無益處,當率先破局的企業已經在混改的路上甩開膀子大步邁進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準備超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