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西藏發展日前所發公告,公司控股股東西藏光大金聯6月1日與天易隆興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將其持有的西藏發展2809.96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0.65%)轉讓給天易隆興,后者由此成為上市公司新大股東。
進一步來看,光大金聯此番出讓控股權更像是“臨時起意”之舉。首先,在光大金聯掌控之下的西藏發展,此前一直處于停牌籌劃資產重組階段,原計劃以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國內某新能源企業60%股權,然而在籌劃運作三個月之后,西藏發展基于重組事項面臨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在5月31日宣布終止本次重組。隨后,光大金聯即于次日宣布對外轉讓上市公司控股權。其次,不知是交易匆忙還是另有他因,本次股權轉讓提示性公告中雖明確了轉讓股份規模,但對于具體的交易價格卻沒有列明。
而相較于“去意已決”的光大金聯,投資者更為關注的則是新晉大股東天易隆興的背景和實力。記者查詢相關工商資料發現,作為西藏發展的潛在大股東,天易隆興注冊資本為3000萬元,而且,該等規模的注冊資本還是其數日前突擊增資所得。
明細來看,2015年9月下旬方才成立的天易隆興此前注冊資本僅為1000萬元,彼時其股東也僅有天易隆達(深圳)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一家,經營范圍包括實業投資、投資管理等,可見其角色定位更像是平臺型的殼公司。然而就在今年5月26日,天易隆興突然引入北京中合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為新進股東,公司對應的注冊資本增至3000萬元,經營范圍也變更至創業投資、創業投資管理等。如今來看,天易隆興該次增資引援行為或正是為收購西藏發展這一資本平臺所作的鋪墊。
不過,天易隆興目前兩大股東自身也并不具有太強的實力:成立于2015年8月的中合聯資管盡管在今年4月有過股東增資行為,但其最新注冊資本也僅為1500萬元,公司經營范圍為項目投資和資產管理;天易隆興另一股東天易隆達(深圳)的100%股權則分屬兩位自然人,該公司注冊資本為30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金聯目前所持西藏發展股權比例雖僅有10.65%,但其已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那么在本次股權轉讓中,即便不考慮控股權轉讓溢價因素,僅以西藏發展停牌前股價計算(13.86元/股),天易隆興此番受讓股權也需掏出近4億元現金,考慮到該公司及其上級股東略顯“單薄”的注冊資本規模,其將如何籌措到該筆股權收購資金頗值得關注。
另一個不宜忽視的細節是,在西藏發展6月2日發布的提示性公告中,對于光大金聯的身份表述是“控股股東”,但對于擬接下光大金聯持股的天易隆興,則表示后者受讓上述股份后將成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事實上,當前西藏發展市值相對較低且股權結構十分分散,2016年一季報顯示,除光大金聯持有10.65%股權外,西藏自治區國資經營公司另持有7.30%股權,此外,自然人馬淑芬、湘財證券也分別持有3.91%、3%股權。在此背景下,主營創業投資業務的天易隆興未來會否順利主導上市公司經營運作,目前來看也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