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村村到戶,電商已經走進千家萬戶。成熟的一二線城市電商已經相當發達,而廣闊的三四線城市,尤其是農村地區,對于投資人來說這是一片廣闊的潛力市場。
然而,回歸到電商的本質,離不開產品、平臺、物流、顧客、推廣這幾方面。其中最核心的還是在于產品、物流、用戶三方面,產品決定了電商的長遠發展,物流決定了運營成本,用戶決定了電商生死。
產品是基礎,這是農村電商能夠自我把控的,但物流和用戶卻是他們不能掌控的。農村電商本身就是寄生在各種大的電商平臺,可以說他們都是中小企業,甚至大多數都是個人。所以,如果物流和用戶沒做好,那么,結果是致命的。
快遞行業的價格居高不下,甚至是物流費用都很高。對于當前電商而言,一線交通發達城市物流還有一定優勢,尤其是江浙滬等地區。反觀國內廣大農村地區,雖然很多快遞已經延伸到縣級市場,但大多數地區交通相對不發達。甚至很多地方交通閉塞,導致農戶種出來的很多產品都銷不出去。眼下雖然借助電商銷售,但受到了物流成本的嚴重制約。
很多農村生產的產品,品質是絕對過硬,人工、包裝等成本相對較低,原本的利潤非常可觀。但物流費用的高昂,直接拉高了整體銷售成本,大大削減了利潤率。不僅如此,這還導致了農產品銷售價格失去原有優勢。農村電商賣為了保證利潤,只能將居高不下的物流費分攤到銷售價格里。
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第二個因素就是傳播,以前有東西沒地方賣,現在有銷售平臺了,但傳播就成了亟待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農村電商主要的推廣方式就是充分利用自媒體進行擴散,QQ空間、微博、微信三大傳播陣地。但這三個傳播平臺是割裂的,相互之間很難形成溝通互動,而且傳播的效果相對較差。一來是每個人對自媒體本身的影響十分有限,二來是自媒體所面對的受眾基本都是朋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品牌是在原地踏步。頻繁地發送產品信息,會導致自媒體中的用戶產生抵觸心理。這種傳播總是在一個池子里,范圍沒有擴大,也就不會形成更多的品牌曝光。而忠誠的消費者對品牌的良好口碑,也很難傳達到新的顧客。
有限的范圍,有限的傳播資源,加上有限的受眾,如此賣家的傳播效果也是十分有限的。沒有大量的曝光,品牌知名度就難以形成,銷售仍然受到鉗制。
就當前來說,物流和顧客是對農村電商最大的挑戰,二者制約了農村電商的良性發展。未來農村電商要想能夠實現短時間突破,除非出現龐大的賣家集合體,它能夠掌控物流,否則只能漫長地等到物流、傳播的廉價時代,農村電商的繁榮才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