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無論在銀幕還是熒屏上,酒的戲份都很重,相比于之前的一些酒品類植入,在近期這些影視作品中,酒業的“演技”更加精湛成熟。
《十里香大酒坊》自去年12月開始在央視八套黃金檔開播,這部三十八集的電視連續劇以五糧液的歷史往事為原型,從清朝末年“十里香”酒坊的傳人之爭說起,直到抗戰勝利后,由老酒坊發展而成的“三江緣”浴火重生,表現了幾代釀酒人在國家存亡之際,歷經磨難、實業報國的歷史往事。此劇播出后收視率迅速攀高,躋身同期電視劇排行榜前列。
五糧液的故事在央視熱播,講述茅臺的電影《國酒》則在為1月15日的全國上映做最后的宣傳推廣。《國酒》選取的歷史片段為1915年至1949年期間,也就是從茅臺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得金獎,到新中國成立,在這期間,茅臺鎮上演了一系列跌宕起伏而優美動人的故事。
在《國酒》這部影片中,由范逸臣扮演男主角“國酒傳人”曹懷仁,而他的妻子則由著名女星黃奕扮演,他們與其他釀酒人一起,尚酒重義,舍身報國,既見證了歷史,也創造了屬于茅臺自己的歷史。
而近期倍受各界關注的國產大片《老炮兒》,其中同樣不乏酒類產品的植入身影,從悄然入鏡的金劍南、燕京啤酒,到對推進劇情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絕對伏特加,這部洋溢著濃郁“京味兒”的電影當中,也堪稱酒香彌漫。
其實酒類廣告植入到各種影視作品當中,這種做法早有先例。金劍南在當年的《非誠勿擾》中已有很“重”的戲份;洋河大曲和夢之藍出現在熱播劇《老大的幸福》中;金六福堪稱酒類品牌植入達人,根據“福文化”的品牌定位,其在《咱們結婚吧》、《小爸爸》、《金太狼的幸福生活》、《新戀愛時代》、《新女婿時代》、《天真遇到現實》、《失戀33天》、《家有喜事2009》等大量影視劇中均有“本色”演出;老村長則在東北題材熱播劇《鄉村愛情》中頻繁上鏡。
雖然酒品植入的案例很多,但其實際效果卻未必令人滿意。比如某高端白酒品牌曾植入春晚小品當中,給觀眾留下的印象不可謂不深,但也因品牌本身與植入情節之間存在落差,而引來種種戲謔。至于很多品牌在影視作品中的“驚鴻一瞥”,甚至很難被觀眾記住,自然也談不上對品牌的提升推廣。
其實在《十里香大酒坊》、《國酒》、《老炮兒》這些近期案例中,我們已經發現,酒類植入變得越來越“走心”,除了以五糧液、茅臺的歷史發展為線索,串起整部作品的全部內容,而在《老炮兒》中,酒也不僅僅是個無足輕重的道具,甚至成為一個關鍵“角色”。
在小酒館里,馮小剛和李易峰扮演的父子二人喝了場酒,起初馮小剛喝的是白酒,李易峰喝的是洋酒,而后來兩個人卻互換了酒種,暗示著父子兩人已經接納了彼此。在這個過程中,酒對于情感交流的促進作用表露無遺,仿佛成為在場的第三人,使父子倆打開心門,拋卻前嫌。而據李易峰爆料,為了使小酒館這場戲達到最佳效果,“父子”倆在現場喝的是真酒,借著酒力,兩人找到了放松、自然的狀態,內心交流更加通達順暢。
由此來看,《老炮兒》戲里戲外都有酒的貢獻。像這樣的植入方式,無疑能給品牌帶來更大收益。
縱觀全球影壇,同樣不乏酒類產品的精彩植入,這些案例同樣值得我們借鑒思考。
“Dry Martini,搖勻,不要攪拌。”這是英國老牌探員詹姆斯·邦德的經典臺詞,這款雞尾酒也隨著007的身影紅遍了全球,影迷們紛紛將Dry martini視為邦德的標簽,象征著從容、優雅的獨特魅力。
甚至于前幾年的一部007系列電影《天幕危機》接受喜力啤酒贊助,讓邦德“戒掉”了Dry Martini改喝喜力,這引起了鐵桿粉絲們的抗議,認為改變了邦德的形象和氣場。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中,無論閑暇的友人聚會,還是決戰前的運籌謀劃,來自墨西哥的科羅娜啤酒總會不經意地出現,似乎成為主角團隊中的一員,為他們的行動提供著勇氣和激情。
過去與現在,國內與國外,通過對比這些案例,我們應看到,酒類植入不能僅僅滿足于作為道具,更要入戲,成為一個有演技、有血肉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