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世界酒類的產值2015年11月以前是2.2萬億美金,世界蒸餾酒的產值是1.4萬美金,中國白酒的產值是700億美金。中國白酒的社會形象、國際形象在哪里?
很多人在餐桌上都不太喝白酒了,都認為白酒是有害健康的,在國際上,中國白酒在世界蒸餾酒中占比30%,但我們的產值不到世界蒸餾酒的1/12,原因在哪里?不在于中國白酒沒有深厚的文化,也不在于沒有動人的故事,而在于我們沒有正確認識中國白酒,在于中國白酒品牌建設的能力。
中國白酒要向消費者傳達科學理論的認知,提升與消費者深度互動的能力,一定是基于優質的品質和科學創新的品牌建設,而這條路艱辛而漫長。正如《黃帝內經》所說的“酒乃百藥之長”,我們要讓中國白酒回歸本位,向世人傳遞白酒“承載中華民族文化、堪稱中國民族瑰寶”的內涵。
1860年《元素周期表》的發明者門捷列夫的博士論文中,就專門論蒸餾酒“生命之水”的屬性。
從2012年筆者進入國家工程實驗室以后,與英國的劍橋大學、美國密歇根大學、北大養生中心,專門就中國白酒的科學理論與技術標準做了長達三年的研究,這樣的研究成果也體現在了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2015年版)》的第37條,要少飲酒。為什么要少飲酒呢?每天飲2兩高度的好酒會達到什么效果?筆者與北大的養生中心做了57項的醫學指標的圖譜,結果表明,好酒能打通人體細胞蛋白質通道,同時修復細胞的狀態,激活細胞的能量。
中國白酒是天下第一養生藥。40歲以后,人體的很多機能,特別是細胞膜、蛋白質的通道會關閉掉,需要把經絡和穴位打通。目前,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惟有好的蒸餾酒可以打通人體細胞蛋白質的通道和空隙。打通以后,身體通了,通了以后就不痛了。
世界衛生組織專門成立了一個專家委員會,研究中國白酒里的化合物有什么功能。答案就是抗衰老、預防心血管疾病。白酒產業可以達到萬億規模,在具有2.2萬億美金的酒的大產業中,應該把酒業納入到大健康產業或者生物工程制造產業中去。
在這個科學的路徑下,中國白酒或者說傳統的生物制造產業應該朝著品牌建設之路走,與消費者互動,讓中國白酒的釀造走向科學化、智能化和長久化。同時,讓中國白酒成為世界的健康產業,為世人的身體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白酒的品牌應該具有什么樣的基因?
打造中國白酒品牌,就是要敬畏天地、科學精進,老老實實的釀好酒、賣好酒,為社會的進步、為人們的健康去釀酒,要有這份心,要有這份感情。
中國白酒一定要科學化。
我們要走出國門,要有科學的數據。但是這個科學應該是中西結合科學的新的研究方向。在中醫藥養生的整體基礎上,完成中國白酒量子市場的運作。
另外,要有普酒文化,讓白酒產業進入家庭。用大健康的思路,讓中國的白酒、中國的傳統產業進入到家庭,讓每一位消費者因為生活而喝酒、因為健康而喝酒,并不是因為今天我今天有應酬、有接待才去飲酒。
最近,國家工程實驗室專門為中國傳統的產業建立了一門新的科學,叫構象養生科學,從分子的導向到結構的導向,再到整體的導向,來研究中國白酒的健康屬性。只有精進的科學理論支撐,白酒的文化、品牌宣傳才不空泛,才能讓更多的消費者接受。
未來,在品牌多樣性和品牌多元化的時代,中國白酒發展要基于科學創新,以品質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