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艮第佳釀難逃波爾多命運
Neal Baker
倫敦葡萄酒交易所(Liv-ex)的數據表明,頂級勃艮第葡萄酒的價格正在超越波爾多一級莊。勃艮第葡萄酒由于產量稀缺推動價格飚升,其價格與波爾多葡萄酒的對比引人注目。
就波爾多葡萄酒價格而言,2015年較之前4年更穩定些:2015年,倫敦葡萄酒交易所的佳釀50指數(Fine Wine 50)下滑了0.7%,而2015年波爾多500指數(Bordeaux 500 Index)的收盤指數僅下降了0.2%。
而對于法國另一個優質葡萄酒產區——勃艮第產區而言,又是另一番情形。Liv-ex1000指數中的勃艮第150(Burgundy 150)指數在2015年創造了歷史新高,從而成為 Liv-ex 表現最佳的副指數。其中,羅曼尼—康帝(DRC)的6個葡萄酒品牌和其他10個葡萄酒品牌(包括5紅5白)代表著勃艮第的一級莊。
自2003年12月起,勃艮第150指數已經上漲了200%,達到與波爾多的同等水平,幾乎創歷史新高。然而,勃艮第是否會遭遇波爾多同樣的命運呢?數據顯示,勃艮第150指數中大部分紅葡萄酒的價格現在都接近甚至超過了波爾多一級莊酒。
一箱侯伯王(Haut-Brion)的均價為3,333英鎊(2003至2012年份),它的平均評分為96.4分,與羅曼尼—康帝一樣,但是侯伯王的POP均值僅為203。即使是拉菲(Lafite Rothschild),雖然其POP均值為313,其性價比仍然高于比勃艮第的7個品牌。
與其他產區相比,勃艮第葡萄酒的價格顯得更加“不平衡”。
一箱意大利超級托斯卡納(Super Tuscans)葡萄酒均價約為1,725英鎊,而一箱香檳的均價也僅為1,396英鎊。頂級勃艮第葡萄酒,尤其是羅曼尼—康帝葡萄酒依然以其稀缺性傲視群雄。
2011年,羅曼尼—康帝的產量僅為5,673瓶;即使是羅曼尼—康帝的拉塔希(La Tache),其當年的產量也只有18,196瓶,相當于1,516箱(每箱12瓶,每瓶750毫升)。
相比之下,拉菲每年的平均產量為16,000箱。《葡萄酒倡導家(The Wine Advocate)》對勃艮第葡萄酒的評分一般都比波爾多葡萄酒的評分要低些,即使是羅曼尼—康帝,自1985年以來,也都未曾獲得過《葡萄酒倡導家》的100分。
盡管如此,由于勃艮第這些頂級葡萄酒在市場上一直都是供不應求,它們將依然保持非常高的競爭力。
2011年,當波爾多葡萄酒在市場上表現較差時,勃艮第葡萄酒自然而然地成為其替代選擇。自2006年起,勃艮第葡萄酒就一直保持著Liv-ex指數里交易份額第二位,2013年份額達到最高,約占7%。
不過一些酒商報稱,雖然勃艮第葡萄酒仍然需求旺盛,市場對其興趣卻有所減弱。2015年,勃艮第葡萄酒的市場占有率下滑至6%,被意大利葡萄酒和香檳超越,二者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7.1%和6.5%。由此看來,勃艮第葡萄酒的繼續發展,似乎還要經歷幾年的曲折。
然而,現在波爾多一級莊葡萄酒的價格比巔峰時期下降了40%,并且還在繼續下滑;而勃艮第葡萄酒的價格還穩居不下。長此以往,波爾多和勃艮第兩個產區葡萄酒的性價比差異將會越來越明顯。
當買家用一箱羅曼尼—康帝里奇堡(Richebourg)的價錢能買到3箱侯伯王時,你能說它物有所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