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一場在人類和計算機之間展開的圍棋大戰,吸引了全世界的高度關注,代表計算機出場的,是一臺名為“AlphaGo”的電腦,代表人類出場的,則是堪稱近十年來最頂尖水平的韓國棋手李世石。戰前,各方一致看好李世石獲勝,而比賽的實際進程卻讓人大跌眼鏡,“AlphaGo”直落三盤,提前鎖定了勝利。盡管它還存在一些“弱點”,但那只是相比于“完美”而言,在人類面前,“AlphaGo”已經是前所未有的強大存在。
這一結果似乎讓人難以接受,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使計算機攻克了又一個人類堡壘。事實上,早在1997年,IBM公司的“深藍”計算機就戰勝了當時的世界棋王卡斯帕羅夫,意味著在國際象棋領域,計算機已經足以媲美人類的最高水平,而今天,同樣的情況又發生在圍棋當中。
僅僅從勝負的角度來說,計算機戰勝人類是完全正常的情況,一般的棋類愛好者,可能會完敗于棋類軟件,而像“深藍”、“AlphaGo”這種專門用于棋類比賽的“頂配”電腦,不僅具有超強的運算能力和海量的棋局數據儲備,更是不會像人類棋手因為身體疲憊或心情波動而犯下錯誤。因此,計算機贏得棋類比賽的人機大戰,在理論上并不令人意外。
而令人感到些許不安,或者難以接受的事實則是:假以時日,計算機會否在更多領域成為“贏家”,包括那些人類引起為傲,曾經堅信只有“人性”和“靈性”才能駕馭的領域,比如酒的釀造勾調。
是的,我們現在確實面臨著這樣一種困惑,一方面既希望將機械化、智能化、數據化等現代科技運用于酒類生產當中,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的穩定性;一方面又堅信傳統手工技藝的不可替代性,特別是在高端酒方面,往往把手工釀造、大師勾調等作為重要的價值支撐。那么,我們不妨設想,既然人工智能可以征服世界最頂尖的棋類大師,那有朝一日,由計算機釀造勾調的酒類產品,是否能達到更高的品質水平,更加適應消費者的味覺嗜好,從而使計算機成為比人類更優秀的釀酒師呢?
這個推論或許有點遙遠,我們不妨以國際象棋為參照。在人類被計算機擊敗之后的近二十年間,它的確發生了很多改變,在智能運算的輔助影響下,國際象棋的很多經典布局走向消亡,當年風靡世界的一些流派和套路,在如今的高手對弈中已是鮮有出現。反而是一些古老的對局招式,逐漸又活躍起來。國際象棋的某些東西也許被消滅了,但同時它又煥發了新的魅力,并被推向更高水平,人類盡管被計算機所擊敗,但卻獲得了更多的博弈樂趣。
在李世石完敗于“AlphaGo”之后,圍棋界同樣有類似的討論。當圍棋軟件不斷提升,功能性不斷增強,它很可能顛覆圍棋世界的固有秩序,把那些流傳千百年的布局、定勢和理論統統推翻。但計算機與人工智能的發展,其最終目的并非人機對弈,而是為了發揮更強大的輔助作用,幫助人類重新認識自我,開發人腦更多潛力,打開新的思維方向,實現人的自我提升。從棋手角度來說,借助于計算機的強大功能,提高自身競技水平,能夠在人與人的博弈中獲得更大的樂趣與成就。
在很多科幻作品和科學推論中,終有一天,人工智能將“進化”產生自我意識和情感,從而與人類之間形成一種微妙關系,這將是一個宏大的哲學問題。僅從可以看到的未來,我們都是“人機大戰”的贏家,包括酒業在內,有了更強大的人工智能,在計算機、互聯網、大數據的支持下,酒業能夠更加了解消費者,以及更加深刻地認識自己,從而使我們的釀造技藝、釀造理念乃至生產方式都發生升華式改變。
其實這一切并不遙遠,它每天都發生在我們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