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風口
受經濟形勢和白酒行業周期的影響,白酒行業同其他行業近似,過剩產能成為發展的主要矛盾。但2015年,腰部產品如海之藍單品銷量總體呈上升態勢,郎牌特曲在河南、江蘇增長勢頭迅猛。中高端茅臺、五糧液和劍南春主導單品不降反升。低檔酒牛欄山和老村長部分市場也在增長。 從以上表現可以看出,中高端又重回茅五劍時代,腰部產品總體容量在擴大,低檔產品沒有太多懸念,牛欄山和老村長齊頭并進。
從筆者這兩年深度參與的項目來看,不斷增長的中產階層將是白酒企業的一個風口。
品牌定位
從去年年初甚至更早,白酒行業推出了很多新潮的產品。如漂流瓶、江小白、三人炫、瀘小二等產品,在全年不太景氣的白酒市場表現十分搶眼,也取得了一定的業績,但是市場份額還比較小。
品牌首先是針對少數人,其次是指明購買,再次是重復消費。何況白酒是高頻次的消費品?以上產品大多數都出現了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問題出現在哪里呢?就是品牌定位問題。
因為白酒同汽車一樣,都屬于社會化交往產品,塑造價值非常重要。筆者在前幾年調研老村長為什么賣得好時,發現了一位村長經典的總結:央視有廣告,范偉做代言,不到10塊錢。這位村長把低檔酒總結得非常好——塑造價值,知名度和性價比。
這些產品包裝顏值很高,最終沒有認可,就是沒有塑造出價值感。很多醬酒不管成功不成功,都標榜和茅臺有關系,其實就是借茅臺來塑造自身價值。在白酒高度過剩的今天,消費者面對琳瑯滿目的產品,如果不能進行品牌定位,不去塑造價值,消費者認同更是難上加難了。
極致產品
如果品牌定位為酒魂的話,極致產品才是酒的根本。過去消費者喝酒就是為了滿足生理需求,就是為了買醉,只要產品不上頭、不口干就是好酒。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從基本需求升級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如果酒企老板不轉變觀念,洞察消費者更高層次的需求在產品上不斷創新,就會出現產品與需求的錯位。
酣客酒2014年3月11日開始出現,一年時間迅速破億,也說明了品質消費的回歸。因此中小酒企做好品牌定位之后,要下功夫研發出極致產品,從酒體上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組織變革
由于互聯網出現,讓很多中小酒企老板茫然不知所措,一是明知道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已經跟不上時代了,二是對互聯網工具不適應性。其實互聯網對每個企業來說,都屬于新興事物,都是邊學習邊實用。要想用互聯網改造企業,就必須對組織進行變革。這點洋河已經走在了行業的前頭。
洋河是怎么做的呢?一是老業務借助互聯網工具來改造經銷商和渠道,以便更好更快地服務消費者。二是成立自己的電商洋河1號,與原有產品區別開來,建設專職隊伍獨立運作,目前取到了較好的業績。
中小企業要學習洋河運用互聯網的做法,結合實際來改造根據地市場。另外還要借鑒山東菏澤楊湖酒業只做純糧酒的做法,聚焦主營業務,砍掉眾多不適應市場的產品,成立專職隊伍利用互聯網微信傳播快的特點,與當地各種會議結合起來,實現銷量與口碑的雙豐收。組織變革可以使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
傳播致勝
互聯網快速發展,打破了各行業之間的信息壁壘,消費者獲取信息變得非常容易,中小企業如何利用傳播工具呢?
1、利用話題和事件引起消費者關注度,保持與消費者的互動,共建友好社區。白酒大品牌大多數集中在主產區四川、貴州等地,服務很難做到細致,中小企業基本上都是本土消費,再加上地理和情感優勢,增加與消費者的黏性變得十分容易。
2、企業要時刻向消費者傳播真實的內容,獲取消費者的信任。
3、利用社群撬動核心人群。 酣客酒在南陽市場把粉絲作為建設市場的突破口,粉絲分為投資型粉絲,傳播型粉絲,迭代型粉絲和一般消費者。投資型粉絲一般為中型企業老板,這類粉絲年消費量500~800件,他們基于自身健康和喝好酒的考慮投資,也會對身邊的企業家群體形成帶動。傳播型粉絲一般為媒體高管或者培訓廣告公司老板,這類人不甘落后新趨勢,而且在圈內比較活躍。這類人雖然不像企業家那樣會投資,但是圈層影響力很重要,可以帶來很多發展粉絲的機會。迭代型粉絲一般是指醬酒愛好者或者原來消費紅花郎、國臺或者賴茅的消費者,這類人對醬香比較認同,但對醬香知識了解并不深入,一旦說服這類人很容易影響周邊強關系的人。一般消費者主要是指消費濃香同價的消費者,這類消費者傳統思想比較嚴重,比較好面子認品牌。對其的主要武器就是傳播酒精勾兌酒對人體的危害,告訴他們醬香才代表未來白酒發展方向,逐步轉變傳統思想,一旦突破,對傳統暢銷產品形成致命一擊。
截至2016年春節,經過半年市場的運作,酣客酒共銷售2000余件,注冊粉絲200余人,取得了較好的銷售基礎和粉絲數量,為下一步市場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模式升級
中小企業在前幾年都形成了根據地模式,但是今天如果不能與時俱進,銷量下降將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出現縮短了與品牌之間的距離。而白酒行業本身就具有重品牌(產品)、輕渠道的特點。如果模式不進行升級,很難適應當今市場。那么應該如何升級呢?
1、高端形象產品重新定價。按照我們目前對白酒消費的調研總結,價格應在劍南春之下,五糧液價格的五分之二左右。如果高于劍南春,地方政府招待以及高端商務宴請就很難接受。出于社會交往的需要,就不如用五糧液更有面子。河南仰韶彩陶坊地利產品原價400元左右,在多次推廣過程中就遇到上述情形。后來價格調整后,2016年春節出現了旺銷,后來還出現了斷貨。
2、腰部產品重構渠道關系。腰部產品是中小企業的核心產品,不僅有利潤,而且還有銷量,更重要的是能抓住主流消費人群,對外來品牌進入本地市場形成了競爭壁壘。原來我們的做法是控制渠道,現在要調整為與渠道、消費者建立鐵三角的強關系。
3、中低端產品的升級與渠道聯盟。中低端產品具有重復消費高的特點,銷量自然比較大,也是中小酒企群眾基礎性產品,對企業起到占份額、顧費用和養隊伍的作用。但是企業如果不利用經銷商的網絡,很難做透鄉鎮和農村。
中低端消費愛流行、喜嘗新,因此我們要在口感和包裝上進行升級,一是保持口感更貼近消費者快消的新需求,二是對包裝進行升級改造,提高產品的顏值,滿足新的消費需求。
關于渠道聯盟,基于中低消費逐新趕潮的新特點,如何延長產品生命周期成為廠商共同面臨的新課題。
(一)建議廠商聯盟只做終端。只做終端不僅可以節省中間成本,還可以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從B端電商發展來看,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
(二)建設場景渠道。白酒是一種群體消費品,在哪里消費,與誰消費格外重要,因此與有實力餐飲終端共建場景體驗場所,也是未來中低端白酒爭奪的主戰場。勁酒集中做小餐飲以及加多寶涼茶在火鍋店的場景布局,無不體現了場景渠道對消費者體驗的重要性。
(三)廠商一體化組織。去年河南某酒廠與當地大商合作就出現了互不盈利的局面,主要原因是雙方人力成本都投入過大,再加上白酒毛利回歸常態。擺在我們面前最為迫切的問題就是共建一體性組織,實現雙方的利益最大化。近年來,很多醬酒企業采用品牌預投加地方協同推廣的模式,形成了大后臺、精前端的組織模式,取到了品牌推廣和銷量提升的雙豐收。共建一體化組織是廠商未來合作的新方向。(作者系亮劍咨詢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