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幾乎所有的朋友圈都在為一個人刷屏——科比·布萊恩特。
2016年4月14日,是科比的職業生涯告別之戰,人潮涌動的洛杉磯斯臺普斯球館,38歲的科比以全場得分60分的成績為洛杉磯湖人隊帶來一場大逆轉,也完成了自己球員生涯的謝幕。
20年的職業生涯中,科比5次奪得總冠軍,15次入選NBA最佳陣容、12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兩次拿下NBA得分王的榮譽,并且在NBA常規賽聯盟總得分榜和季后賽總得分榜上皆排名第三,堪稱一代傳奇。
據說,4月14日這一天,許多80、90后們專門請假觀看了比賽,揮別年少時的偶像。更有許多公司為紀念科比退役,給員工放了一天假。“即使還會有第二個科比,我們也沒有第二段青春去追了……”的煽情式“放假宣言”,一時間,刷爆了朋友圈。
一個人代表的一個時代結束了,不過,這次我們要探討的不是科比神奇的魔力,而是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之下,借助于這種群體性幾乎是百年不遇且可遇不可求的“大事件”,又有哪些品牌在創造著新的“小激情”?
大品牌Nike就在“強制性”地刷爆我們的朋友圈,一個月前,作為科比的球鞋贊助商——耐克就開始了一系列致敬活動,并把4月14日定為MambaDay(科比在NBA的外號:黑曼巴),作為與科比合作最久的品牌,Nike為科比20年的職業生涯推出了13代黑曼巴經典球鞋,算是科比廣告界中的最佳合作伙伴了吧!4月14日科比退役日0時,Nike推出了Nike科比退役廣告,將“科比退役”的廣告營銷做到極致。
當然,還有科比代言的中國品牌聯想,也在利用這場“大事件”借勢營銷。聯想祭出了自己的情懷:別人贊嘆你81分的傳奇,卻無人目睹洛杉磯凌晨4點鐘堅持的身影,你們希望我豁出一切,我便交還給你們我的真心,這注定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但我們之間的攜手從未停止。
也是在這一天,小米手機官方微博發布了兩張并排的手機屏保圖片——左邊是科比退役的照片,右邊是熱門韓劇《太陽的后裔》劇照(大結局),并配發了文字介紹“今天我們的心情都一樣,男左,女右。”
應該說,針對這次的科比退役事件,很多與科比有過合作的品牌都相繼發布了自己的“刷屏式”文案傳播,有的借機推出了紀念款產品,有的則是繼續的情感營銷,純粹是“走走過場”。
當然,也有很多品牌盡管和科比退役沒有半毛錢關系,但是借勢營銷的水平還是很高明的。況且,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此一個能和消費者拉近距離的機會,任何一個立志于情感傳遞的品牌,都不舍得錯失良機。
在這樣一個典型性群體性事件面前,你的品牌沒有聲音,也就意味著沒有了存在感。而有時候,一個特立獨行而又另辟蹊徑的文案,或許就可以讓品牌在一瞬間引爆“大眾朋友圈”。
于是,我們看到了酒仙網、華澤珍酒等也都相繼發布了自己的傳播文案,華澤珍酒的廣告語是“有一種青春叫做科比,有一種珍藏,叫做珍十五”;“這一罐青春,我先干為敬”,是RIO銳澳雞尾酒的廣告文案,據說,這張圖片在很多90后小伙伴中轉發率極高。
總之,在這個眼球經濟時代,讓消費者最大限度地接觸到我們的產品已經不是最終目的,而是通過各式營銷渠道讓品牌的價值和消費訴求最大化地傳播到用戶那里,才是品牌營銷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