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供給側改革成為行業最強音。然而,大家看到的除了鼓吹大健康概念外就是接二連三的名酒企業漲價,這不禁讓人感到酒企打著供給側改革的旗號已經念歪了中央的經。三去一降一調的供給側改革方針對于酒業來說核心是去產能,唯此方可價格回歸價值,重建供求平衡,走向可持續的常態化發展之路。因為酒類產品的價格遠遠高于其價值,20~50%的利潤率在食品行業中已是非合理水平。而產能過剩則是更加嚴重,相對黃金十年起步時的供求平衡點,2015的產量已經過剩50%,市場倒逼企業三年才把庫存降下來,但產能并沒有降下來,也沒有聽到那家企業淘汰產能的消息,表明企業依然在待機擴張,大家看到的實際落地執行中央方針的行動只有漲價,從高端茅臺到低端牛二,幾乎所有名酒都在漲價,而且大有帶動企業全線漲價之勢。它將引發兩大危機,一是增大供給壓力。三年調整已經將許多地方小酒廠逼到了絕境,但漲價風一起,必然給其帶來生存機會,行業調整重建供求平衡的目標就會流產。二是誤導市場增加庫存推高價格。渠道商剛剛擺脫庫存壓力,但面對眾多名酒的相繼漲價也回禁不住誘惑再次囤貨炒作,但實際需求并未增長,這勢必會引發市場二次探底。因此,從行業重建供求平衡的大局來看,漲價風必須抑制,漲價行為現階段應該終中止。為此,呼吁企業要理性看待供大于求的長期趨勢,媒體和咨詢界更不要推波助瀾重蹈黃金十年犯下的錯誤!
編輯:許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