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爺爺?shù)氖质軅螅牧嗽S多生活習慣,但始終改不掉他的犟脾氣和酒癮。他這犟脾氣可以說是本性難改,可這酒癮卻也如這脾氣一樣深入骨髓,戒之不掉。
爺爺寫的一手好毛筆字,村里面的紅白喜事爺爺都會被找去寫對聯(lián)。他也不要報酬,只要宴席上的酒管夠就成。
皖北人生性爽快,以前是論碗現(xiàn)在是論杯,這酒只要一喝上就不醉不休。每次回去后都會被奶奶數(shù)落一通。盡管奶奶嘮叨了他幾十年,可爺爺這好酒的性子卻一直也改不了。直到五年前爺爺在地里干活被機器傷了手,傷勢較重,爺爺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毫無節(jié)制地飲酒了。傷口愈合后,即使酒癮再大也只能每天喝二兩解解饞了。
今年春節(jié)我和哥哥回家過節(jié)時,媽媽和奶奶準備了一桌子的菜。開飯時爺爺從柜子里拿出一瓶酒,倒了滿滿一大杯,見奶奶也不阻止,我不禁疑惑,“爺爺,醫(yī)生不是說不能喝那么多酒嗎,您少喝點。”
爺爺喝了口酒,吃了幾口菜才回答我:“這酒是我去年在你小劉哥結婚時喝到的,很綿柔,后勁小,口感也不錯,平時喝二兩,這酒啊,我可以喝四兩。”對于好酒的爺爺來說多喝兩口酒比多吃兩頓飯還要高興,也難怪他最近心情一直不錯。這還是我第一次見到這種酒,只見酒瓶上印著“宣酒”兩個字,大紅色的瓶子,看著爺爺喝了半瓶也沒什么不適,便將這酒記在了心里。
春節(jié)是結婚扎堆的日子,村里親戚朋友的婚宴我也去了幾次,雖說我不喝酒,但看到酒席上紅彤彤的兩瓶宣酒,便有種莫名的親切感,整桌就只有二叔和三叔兩個男人,這兩瓶宣酒也被他們喝得一滴不剩。突然覺得這酒已經(jīng)悄無聲息地融入到村民的生活中了,細看這酒包裝喜慶,口感也不錯,難怪村民們會選擇它。
春節(jié)貼春聯(lián),這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俗。爺爺?shù)氖蛛m說受了傷,但是后來勤加練習,這毛筆字的功夫倒也沒有退步。爺爺寫春聯(lián)的時候,我就在旁邊打下手,剛一寫完爺爺隨手摘掉了頭上的帽子,撓了撓頭發(fā),卻不知我看見的竟是滿頭白發(fā)。爺爺已經(jīng)七十歲了,若不是一直戴著帽子,我對爺爺?shù)挠∠筮€停留在那個博學多才、犟脾氣又好酒的樣子。頓時間,心中莫名酸氣直冒,迷了眼睛。
返程的汽車在小鎮(zhèn)里穿梭時,我盯著窗外打算多看幾眼家鄉(xiāng)。一方水土一方人,在我的血管里流淌著故鄉(xiāng)熱土的血液。離家鄉(xiāng)距離再遠,都不能改變我與家鄉(xiāng)的血脈相連;離家鄉(xiāng)時間再久,都不能改變我與家鄉(xiāng)的心靈相通。
這幾年沒有留意,才發(fā)現(xiàn)原來家鄉(xiāng)變化了很多,馬路兩旁的超市、飯店多了,高樓也多了。紅彤彤的宣酒門頭也接連不斷地從窗外閃過。
于是我又想到了爺爺,想到了小時候經(jīng)常會在飯后圍在桌子旁聽爺爺講他當年的故事,知道了當年鬧災荒的時候只能吃麥苗、野菜。
爺爺年紀大了,我能陪在他身邊的日子越來越少了,以后逢年過節(jié)定要多買些爺爺鐘愛的幽雅飄逸、綿柔醇厚、余味悠長的宣酒孝敬他,這也是我能做得到的最簡單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