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國際勞動節又將來臨,筆者有感而發一吐為快。
不久前,我碰到一位送餐工,同他聊起天。我問:“小伙子,一個月多少工資?”他告訴我:“四五千塊吧。”我說:“那挺好??!”他回答:“我學歷不高也沒什么特長,但我不偷不搶就是賣力氣干活兒,憑自己的勞動吃飯,以后好成家立業。”
他的回答很直白卻讓我很動情。我對他講:“在我小的時候,父親經常教導我——只要不偷不摸,就是撿破爛兒也不寒磣。人甭管在什么地方有什么追求,好好勞動才是正道。”
勞動是光榮而神圣的詞匯與行為,勞動不僅創造了人而且改造了人。高爾基贊頌“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
勞動是財富之父,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馬克思說: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要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從此意義上講,勞動還是連接中國夢與個人夢的紐帶與橋梁。每個人的勞動既是托起中國夢的手,也是實現自身價值的路。這乃是中國式奮斗的內涵與特色。
我國《憲法》第四十二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勞動是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所以,每一位公民都應該把勞動作為一種追求一種享受一種習慣而非一種負擔一種痛苦一種苛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模代表座談會上指出: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
“神十”上天攬月、“蛟龍”下海捉鱉、“南水北調”貫通、“西氣東輸”成功、大型客機總裝下線、暗物質探測衛星發射升空、超級計算機破世界紀錄蟬聯“六連冠”……正是億萬個勞動者的雙手繪就了多彩的藍圖、托起了美好的中國夢。
《勞動最光榮》這首歌唱到: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國家提倡的《八榮八恥》中,就有一條:“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靠勞動成就事業實現理想改善生活則是永恒的主題。好吃懶做、光說不練沒出息,違法亂紀、坑人害己更屬邪門歪道,只有愛崗敬業、好好勞動才是正途。
首先要辛勤勞動,不怕苦不怕累,盡心盡力干好本職工作。要有掏糞工時傳祥那樣“寧肯一人臟,換來萬人凈”的情懷;有鐵人王進喜那樣“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氣概;有屠呦呦團隊那樣“嘗百草、試千方”的志向。
其次要誠實勞動,不偷奸不耍滑,把工作做到極致。像大慶精神所倡導的那樣,踐行“三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做老實事)“四嚴”(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四個一樣” (黑天和白天一個樣、壞天氣和好天氣一個樣、領導不在場和領導在場一個樣、沒有人檢查和有人檢查一個樣)。
再次要創造性勞動,勤于鉆研勇于創新,立足崗位練“絕活兒”。糖果售貨員張秉貴,練就了令人稱奇的“一抓準”、“一口清”的高超技藝,為幾代人所稱頌。機電維修工鄧建軍,攻克牛仔布預縮率不穩定的世界性難題,被老外譽為“中國功夫”。
立足崗位練“絕活兒”,要以“愛崗”為基礎。“熱愛”產生動力,“興趣”促發鉆研,只有干一行愛一行,才能有決心有恒心練就過硬的本領。反之,這山望著那山高,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從早到晚敷衍了事,那樣的人生征途就難有閃光點。
立足崗位練“絕活兒”,要以“敬業”為條件。只有恭敬地對待自己的崗位與職責,敬畏自己工作的規律和要求,勤學苦練、創新進取,才能恪盡職守。只有高標準嚴要求,以工匠的精神精雕細刻,以不達極致不罷休的標準去探索獨門絕技,才可能練就自己的看家本領。
勞動是中國式奮斗的主旋律,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是奮斗者的座右銘。以勞動釀造理想,用勞動成就夢想。勞動將家國情懷集于一身,讓我們斟滿美酒,飽蘸激情,詩筆贊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