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作為高原地區的特色酒類產品,青稞酒正逐漸走出青海市場,并在國內占據一席之地,為更多消費者所熟知。良好的市場前景令勁牌等酒企也紛紛向青稞酒產品投出橄欖枝,也吸引了諸多投資者的關注。然而,青稞酒酒企發展仍不均衡,企業環境也存在諸多問題。例如近日,5名來自山東的投資商便遇到了投資青稞酒企業而帶來的煩惱。法院的一紙判決書,將其4年前投資青海宏都青稞酒業有限公司超過960萬元的股權和投資款易手。這其中出現了怎樣的問題,文章《山東商人投資青海青稞酒業遭滑鐵盧:錢留下 人被凈身出戶》向讀者介紹了該案件的詳細過程。
原標題:《山東商人投資青海青稞酒業遭滑鐵盧:錢留下 人被凈身出戶》
海東市樂都區法院的一紙行政判決,將幾位魯商82.86%的股權、290萬的股權轉讓價款以及650多萬元的投資全部被送與他人。
在青稞酒業公司門口,公司原總經理王學印稱自己已被凈身出戶
“我是這家酒廠的總經理,但現在連大門都不讓我進了。”
7月8日,站在青海宏都青稞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稞酒業)大門口,山東大漢王學印對記者如是說。
2012年,青海省海東市政府招商引資,作為對口支援省份,山東臨沂金保華等5人,跨越2000公里來到青海海東市投資入股青稞酒業,并聘任王學印為總經理。“沒想到遭遇投資陷阱,錢留下了,人卻被凈身出戶。”王學印稱。
魯商投資青稞酒業 股權結構發生變化
“說實話,搞酒廠我是外行,因為王市長牽線搭橋,從中做工作,我們才敢到青海海東投資。”金保華向記者坦言。
金保華口中的“王市長”名叫王樹和,曾任臨沂市財政局副局長兼經濟開發投資公司經理,2009年底到青海省掛職,先后擔任青海省海東地區行署專員助理、副專員,海東地區撤地設市后,擔任海東市副市長,直到2014年7月離任,現任山東省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股權管理總監。
“海東地區沒有什么大項目,我分管這一塊,發現青稞酒業底子不錯,上世紀50年代曾是青海省最大的國有酒廠,特別是用當地特產軟梨生產的酒,市場前景很好,但青稞酒業設備嚴重老化,廠房都快塌了,2000年改制時以13萬元賣給了個人,一直處于停產狀態。”王樹和對記者說,海東行署與青稞酒業所在地的樂都縣委、縣政府商定,要大力扶持青稞酒業,最好用3至5年時間能上市。
為此,海東地區行署出資設立了一家投資公司,出面借給青稞酒業50萬元,用于招商引資,最初和一家臺資企業洽談,未能達成合作意向。無奈,王樹和回山東找搞企業的朋友幫忙。
2012年10月26日,在王樹和的見證下,青稞酒業的實際控制人陳吉慶來到山東,在濟南山東大廈與金保華等5人簽訂了投資入股協議。
協議約定,原三位股東陳吉慶、梁小平、張翠蘭將青稞酒業82.86%的股份以290萬元轉讓給金保華等5人,陳吉慶代持另外17.14%的股份。陳吉慶和張翠蘭系夫妻關系。
協議簽訂后,青稞酒業召開了股東會議,選舉金保華為董事長,任命陳吉慶、梁小平為副總經理。
按照協議約定,金保華等人將股份轉讓款兩次分別打到了陳吉慶和張翠蘭的個人賬戶上。
成為大股東后,金保華等5人又投資650多萬元改造廠房、倉庫,購置生產設備,決心大干一場。
丈夫前腳簽約 妻子背后起訴
“廠房建好了,在正式生產之前,董事會研究決定對青稞酒業進行清產核資,但作為分管生產、倉儲的副總經理,陳吉慶不同意。而且他與企業其他高管意見難以調和。”金保華對記者說,鑒于這種情況,董事會研究決定,免去了陳吉慶、梁小平的副總經理職務,任命王學印為總經理。
對青稞酒業股東之間的矛盾,王樹和比較清楚,并以分管副市長身份親自協調過多次。他對記者介紹說:“股東之間的矛盾,主要責任在陳吉慶。股權轉讓后,陳吉慶是小股東了,但他還想全面控制企業。”
2014年,因工作需要,王樹和調回山東工作。青稞酒業的事情隨后發生了意想不到的逆轉。
清產核資后,青稞酒業正準備開工生產,突然接到樂都區工商局《關于限期繳回營業執照的通知》,要求5日之內將青稞酒業的營業執照繳回工商局,否則將公告予以作廢,而工商局的這一決定緣于法院的判決。
原來,2015年,張翠蘭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法院撤銷工商局對青稞酒業作出的變更登記(股東和法人),并將青稞酒業股東恢復到原來狀態,其理由是在2012年青稞酒業工商變更登記時工商局沒有通知她到場。
對于這個訴訟,樂都區工商局未積極應訴。據樂都區人民法院“(2015)樂行初字第1號”行政判決書顯示,在收到起訴狀10日內,被告樂都區工商局沒有向法院提交任何證據,根據最高法院關于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6條規定,工商局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的,應當認定該具體行政行為沒有證據依據。因此,樂都區法院認定,工商局對青稞酒業的股東變更無事實及法律依據,應屬無效。
“得到消息,我們當時就懵了,這樣一來,我們將失去在青稞酒業的82.86%的股權,即便想生產經營,連營業執照也沒有了。”金保華等人認為,這是小股東陳吉慶控制公司的目的沒有達到,隨后使出的“陰招”,而樂都區工商局應訴不力也有很大責任。
2016年7月8日,記者來到樂都區工商局采訪。企業科科長晁玉成向記者介紹說:“法院說工商局10日內未向法庭提交任何證據,問題是法院沒有給我們送達舉證通知書,開庭前,工商局派工作人員張婷去法院立案庭,只領回來法定代表人的證明材料,但后來我們查閱卷宗時,卻蹊蹺地發現,張婷簽名的回執上已填寫了舉證通知書等有關文書。”
晁玉成還認為這是一起煳涂官司。“張翠蘭的起訴書,開始將青稞酒業列為第三人參加訴訟,但后來又沒有了。我們向海東市中院提出讓青稞酒業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也被駁回。我們請示青海省工商局,如果執行法院的判決,將會損害其他股東的利益,省局說執行法院的判決如果損害了其他股東的利益,讓其他股東再打官司吧。”晁玉成介紹說。
“行政訴訟案件,法院進行的是程序審理,工商局完全是因舉證不能被判敗訴的。”樂都區法院行政庭庭長陶麗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庭審前法院曾多次通知工商局提交舉證材料,但工商局一直沒有理會,直到開庭當天上午才把材料交上來,按照規定法院已無法簽收。
關于是否應該將青稞酒業列為第三人參加訴訟,陶麗萍介紹:“法律規定是可以,不是應當。法院的判決如果損壞了其他股東的利益,其他股東可以再打行政官司。”
樂都區法院的這樣一紙行政判決,將幾位魯商82.86%的股權、290萬元的股權轉讓價款以及650多萬元的投資全部拱手送與他人,這是王樹和萬萬沒有想到的。他表示,自己對這幾位山東老鄉一直心懷愧疚。
魯商被“凈身出戶” 隨后提起刑事控告
“陳吉慶給我打電話說,法院判決青稞酒業屬于他的了,讓我把辦公室、倉庫的鑰匙交給他,如果不交接就強行打開。”
時間過去一年了,王學印仍然記憶猶新,張翠蘭勝訴后,陳吉慶領取新了的營業執照,重新刻制了青稞酒業的公章,并在青稞酒業大門口張貼通知,免去金保華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職務,免去王學印的總經理職務,“陳吉慶派保安公司強行接管了青稞酒業,我們被掃地出門,凈身出戶”。
不可思議的事情還在后頭。在被掃地出門后,樂都區人民法院通知,陳吉慶以金保華等人欠股份轉讓款295.79萬元為由,又提起民事訴訟。
事后得知,2012年辦理股權變更手續時,股東大會決定由原股東之一的梁小平負責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沒想到的是梁小平偽造了一份股權轉讓協議書,擅自將82.86%股權的價格由290萬元提高為575.79萬元,并以此在工商局辦理了股權和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
蹊蹺的是,金保華正準備應訴,但法院以陳吉慶沒有交納訴訟費為由,裁定按撤訴處理了。
“陳吉慶等3人將我們的管理人員趕出青稞酒業,并實際掌控了整個公司和全部財產,對外宣稱公司是他們的了。”王學印受金保華的委托向公安機關報案,山東省蘭陵縣公安局以陳吉慶、梁小平、張翠蘭涉嫌合同詐騙罪立案偵查,陳吉慶、梁小平被刑事拘留。
“目前陳吉慶等3名嫌疑人處于取保候審階段。”蘭陵縣公安局偵查員劉繼峰對記者說,“目前案件正在偵查中,其中法院的行政判決是一個關鍵因素。”
為了核實相關情況,記者在青海采訪期間,曾多次撥打陳吉慶的電話,并發短信,希望采訪他本人,但一直沒有得到陳吉慶的答復。
在青海期間,記者了解到,陳吉慶不僅借行政訴訟案使山東投資人的利益遭受損失,而且還不執行法院判決,讓地政府部門也嘗到了不少“苦頭”。
上世紀90年代末,陳吉慶在以13萬元收購青稞酒業時,所接受的附加條件是償還該酒廠所欠財政局265.8萬元的借款。但直至今日,陳吉慶仍是分文未還,對于法院作出的還款判決不予執行,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