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被男性一統天下的酒業,實際上不乏女性精英的身影。任職四川聯合酒類交易所副總裁的張涵初,正是憑借她專業的投資運作能力和對市場的敏銳預判,在酒類交易領域縱橫馳騁。
酒類現貨交易的日益活躍,融資需求的日益增長,為酒交所提供了巨大的商機,但酒交所這種初次登場的新平臺,也面臨著許多方面的挑戰。
在巨大挑戰中把握機遇獲得成長,成為張涵初投身酒業的樂趣之所在。
將跨界理念導入酒業
盡管投身酒業屬于跨界行為,但在張涵初看來,這屬于“自然而然的順勢轉型”。
“在進入酒交所之前 ,我在項目管理及投資領域奮斗了很多年。”張涵初認為,酒交所除了現貨交易平臺性質外,還具備融資平臺功能,與她之前的專業經驗相吻合,這是促成她跨界的主要原因。
張涵初以女性特有的敏銳觀察力,對酒業市場的發展有著清晰預判——酒類行業越來越受到資本的青睞,隨著資本的大量涌入和酒業資本化的推進,酒類板塊活躍度提高。酒類行業呈現出了越來越大的發展空間和投資價值。
作為另類投資的一種,酒類投資已被市場解讀為逐利資本瞄準的下一個目標。
對一直在投資行業的張涵初來說,加入酒類行業就是一個水到渠成的自然行為。
讀研期間主攻市場營銷和國際管理,為張涵初跨行業管理打下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酒交所在交易形式、融資模式上對于創新化的需求,也成為樂于挑戰的張涵初毅然投身的重要動力。
2013年,酒業步入調整期,這種變局讓很多企業開始面臨融資難的煩惱,同時也倒逼白酒行業的金融創新。
同年,張涵初創新性地提出了酒類供應鏈金融方案,并成功組織了2014年“中國酒類創新模式·供應鏈融資”高峰論壇,聚集眾多政府機構、白酒行業及金融領域最具話語權的權威人士,以“酒類供應鏈融資”為主題,探討新形勢下白酒行業的發展道路及方向,擴大了酒交所在酒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目前,酒交所與數家銀行簽訂合作協議開展供應鏈融資服務,充分發揮自身資信及平臺作用,嫁接國內各大金融機構資源,為白酒產業鏈中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多個企業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為酒類企業搭建一條暢通的融資渠道,利用資本助力酒類成長。
多元化平臺助力酒業轉型
對新業務類型的積極拓展、對行業交流的積極投入,酒交所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先后榮獲電子商務協會頒發的“2016年度行業最佳品牌機構”、“2016年度行業誠信平臺”兩項榮譽,成為業界知名的酒業新興平臺。同時,張涵初也獲得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大宗商品交易委員會頒發的“2016年度行業管理創新獎”。
除了酒業供應鏈融資模式的打造外,推動酒交所向多元業務轉型,并以此平臺為根據,服務酒業,促進酒業轉型,成為張涵初致力的重要目標。
在張涵初看來,六年發展,已經奠定酒交所酒類現貨交易行業的地位,如何在現有業務基礎上,保障市場現貨貿易與金融投資需求的同步發展,如何切實服務實體經濟,成為酒交所下一步的發展目標。
張涵初根據酒類行業的發展現狀及酒交所的定位,提出“一體,兩翼,三大升級”的發展戰略。一體:夯實交易業務基礎,擴大交易規模,實現跨越式發展;兩翼:多元化金融服務和跨境電商平臺;三大升級:通過酒企提供資金融通服務和指導,依托雙向跨境實現B2C產品直供,推動跨境消費,服務實體經濟,來推動酒交所的酒品牌集聚效應,實現金融、服務、品牌的三大升級。
“我們設想將進行多個業務類型的打造,以多元化的平臺服務酒業。”張涵初說,酒交所已經與四川省“一帶一路”經貿合作促進會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合力打造國內最具影響力的“中國酒類定制中心”,包括高端臻藏定制和團體尊享定制等等。
張涵初認為,多元化業務發展應不忘初心,堅持 “以促進現貨交易,服務實體經濟”的中心經營理念。通過多元業務發展,未來不僅能夠實現酒交所的產品及模式創新,助力酒業發展,更能推動酒業從內向型轉向國際化,這也是所有致力于酒交所發展的人的共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