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華夏酒報》正式開啟國際化之旅。
6月29日,布魯塞爾國際酒類大賽組委會主席卜度安·哈弗與《華夏酒報》總編輯、中國酒業新聞網總編輯韓文友在北京會面,雙方達成了版面置換、內容共享、獨家舉辦布魯塞爾大賽中國區獲獎產品頒獎典禮等諸多方面的合作協議。
在《華夏酒報》正式成為“酒屆奧斯卡”布魯塞爾國際酒類大賽官方合作伙伴之后,7月1日,《華夏酒報》國際部正式宣告成立,開展中國酒業媒體國際化的探索和實踐。精通外語,長期關注、報道國際酒業新聞的《華夏酒報》資深記者、編輯部副主任徐菲遠女士,被任命為國際部主任。
借助國際部的成立,《華夏酒報》內容迎來煥然一新的改變。
其一,《華夏酒報》將把新鮮的中國酒業新聞翻譯成英、法兩種語言,供國外消費者閱讀,實現中國酒業新聞真正的“走出去”。
其二,《華夏酒報》將開辟中英、中法雙語專刊,與《Vino》雜志實現資源共享。同時,新組成的國際部采編人員將通過一線優勢,把國際酒業新聞“引進來”,幫助中國讀者了解世界酒業形勢,促進中國酒業的國際化進程。
由此,《華夏酒報》國際部的成立宗旨也呈現出來了:立足中國,展望世界,信息共享,打破關卡。據悉,未來,《華夏酒報》國際部還將與布魯塞爾國際酒類大賽組委會共同發起成立“國際酒業媒體聯盟”,邀請來自世界各國的酒行業媒體人士,共同打造酒類媒體國際矩陣,破除酒業國際傳播隔閡,助力中國酒業與世界酒業互動。
前景已經描繪好了,第一步怎么走很重要。令人高興的是,在國際酒業上赫赫有名的卜度安·哈弗先生給出了他的支持——他給《華夏酒報》國際部投來了第一篇稿件。
7月18日,卜度安·哈弗作為“本報特約撰稿人”,在《華夏酒報》上發表了他為《華夏酒報》專門撰寫的文章——《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波爾多面向世界的窗口》,《華夏酒報》以中法兩種語言全文刊發。
在這篇文章中,卜度安·哈弗描述了他目前最關注的世界葡萄酒問題: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Vinexpo)的魅力和壓力、法國大陸冰災造成的影響、有機葡萄酒在世界上的綻放、令銷售商充滿無限渴望的亞洲市場、葡萄酒種植面臨全球氣候變化危機和中國鼓勵電商發展之路等。應該說,這些問題是世界葡萄酒業關注的焦點,文章發表后在世界葡萄酒業引起共鳴和爭鳴,也顯示出了卜度安·哈弗長期在國際一線工作的敏銳觀察。
接著,《華夏酒報》國際部再次傳來好消息。世界上最早生產葡萄酒的國家之一、對華葡萄酒出口不斷加速的保加利亞共和國主動向《華夏酒報》投懷送抱:投放數萬歐元,在《華夏酒報》刊發5個整版的保加利亞葡萄酒形象廣告。
今年8月份,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賽之墨西哥分賽將在墨西哥城舉行。記者剛剛獲悉的消息是,《華夏酒報》國際部主任徐菲遠獲選擔綱本賽事中國唯一媒體評委。
同時,記者從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組委會獲悉,備受酒業關注的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第18屆大獎賽移師專家聚集地智利拉希雷納市,賽期是2017年8月22日至24日。而華夏酒報/中國酒業新聞網將派人擔當國內唯一媒體評委。迄今,華夏酒報/中國酒業新聞網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專業媒體之一,已連續三年受邀擔當評委。從國際資源對接、組織機構設立、人事安排到內容出版、商業業務落地乃至對外影響力,《華夏酒報》打響了向國際化進軍的第一槍。
國際化一直是中國酒業的夢想。今年,隨著“一帶一路”機遇到來,中國酒業再次開啟國際化征程。以茅臺、五糧液、汾酒、瀘州老窖、古井貢酒、張裕葡萄酒、青島啤酒為代表中國酒企再度向世界市場進行“叩門攻關”。
1989年創刊、中國酒行業唯一的專業酒類報紙《華夏酒報》一直是行業的一份子,今年已走過28年。在走向“三十而立”的關鍵階段之際,《華夏酒報》正式開啟國際化征程,希望深度參與其中,并由此帶動《華夏酒報》戰略視野的提升,既給自己發展開拓空間,也提供了思考的時間。
中國酒業媒體的國際化之路,讓我們共同守望、見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