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聞名海內外的少林寺迎來了兩波特殊的客人,一波是山西汾酒,一波會稽山紹興酒。
中國文化中歷來講究“南北之分”,例如南拳北腿,南船北馬,南腔北調等。現在,因為中國酒,又多了一個新的“南紹北汾”,即南方的紹興黃酒,北方的清香汾酒。
在金庸、古龍、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中,天南海北各路的英雄俠客最愛喝的酒就是“南紹北汾”。這種現象的背后,是三位武俠作家均生長在民國時代。
在民國,紹興酒和汾酒幾乎代表中國黃酒和燒酒,市場上罕有敵手,這在民國人的筆記中都能看到。1915年,汾酒和會稽山紹興酒出征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一舉捧回“甲等大獎章”,為國爭光,振奮了民族工業士氣。
1949年,汾酒和會稽山紹興酒成為新中國開國第一國宴用酒。在此后的名酒評比中,兩家都當之無愧地入選中國名酒之列,成為某一品類的代名詞和領軍企業?,F在,歷史悠久、底蘊深厚、詩酒文化昌盛的兩大酒企,為什么會相聚在“天地之中”的少林寺?
當天,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中國武術協會秘書長康戈武,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董事長金建順,北京大學教授、“醉俠”孔慶東,西南大學教授、中國武俠協會副會長韓云波,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傅祖康,汾酒集團董事會秘書長張琰光等,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武俠迷來到嵩山少林寺牌樓前,舉行了“少林俠客行”武俠嘉年華開幕。
作為“南紹北汾雙雄會”的重頭戲,“少林俠客行”武俠嘉年華以武俠為主題的闖關活動,孔慶東任北汾隊隊長,韓云波任南紹隊隊長,在五處武俠名地進行友誼競技,現場熱鬧非凡。
在接下來的“南紹北汾俠義盛典”、“南紹北汾論道嵩山”上,著名影視演員、央視《三國演義》關羽扮演者陸樹銘,著名文學學者、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群等,分別帶來精彩表演和演講。
少林寺歷史建筑群是世界文化遺產,歷經漢、魏、唐、宋、元、明、清,綿延不絕,構成了一部中國中原地區上下2000年形象直觀的建筑史,是中國時代跨度最長、建筑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筑群,是先民獨特宇宙觀和審美觀的真實體現。
汾酒和會稽山在這里舉辦“少林俠客行”武俠嘉年華,既有助于人們追思內心的武俠夢,又能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精華,觸摸到經久不衰的俠義精神之靈魂。
據了解,汾酒和會稽山在此舉辦活動,是為了喚起人們的俠義情懷,倡導“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社會正能量,以此表現兩家企業的擔當和強烈社會責任感:關愛社會,扶弱濟困,彰顯了家國情懷。這與幾千年來的俠義精神是相通的。
武俠與酒,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經久不衰的話題。武俠與酒結合在一起催生的俠義精神,更是一種特別有活力的民間文化,很接地氣。其所表現出來的熱血擔當、迎難而上、扶危濟困、仗義執言,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
南紹北汾這次特別行動,是白酒與黃酒的一次深度對話,是南方酒與北方酒的一次精誠協作,更是中國酒與俠義精神的一次完美交融,是中國酒與中華傳統美德的一次交相輝映,是對社會正能量的一次有力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