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atter where are you from, no matter whether you can speak Chinese or not, at this time, a fortunate encounter brought us together in Beijing because of CMB.
Judges from here and aboard share their own opinions about wine.
第一次到中國,第一次當評委…..無論你來自哪里,無論你會不會說中文,這一時間,因為葡萄酒,彼此相遇在北京。
素有酒中“奧斯卡”之稱的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獎賽于5月11日正式開賽,關于中國,關于葡萄酒,這些國內外評委這樣說……
張春婭(中國):
作為大賽序幕活動之“尋找民間品酒師”的決賽主評委,我就已經體會到素有酒界“奧斯卡”之稱、全世界最具權威的三大國際葡萄酒賽事之一的大獎賽的感召力和震撼力??茖W的組織、先進的評分標準,特別是此屆賽事系CMB大獎賽的亞洲首秀,在參賽酒款和評委陣容上都創歷史之最。作為評委與5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名評委共同完成對9180余款葡萄酒的盲品評分時,更是感受到了參賽樣品的世界水平,體會了嚴苛的評審制度評選,學習了各國評委的嚴肅認真與高水平的品嘗技藝,相信這場大賽一定會給消費者提供了解世界與中國葡萄酒的知識與采購的平臺。
吳小妹(中國):
2018CMB一改20年只在歐洲葡萄酒產國舉辦的風格,首進亞洲就選擇了中國的首都北京,我認為首先是肯定了中國的葡萄酒市場發展已具備一定的國際化程度!而中國也同時選擇了對世界敞開大門,我們國產葡萄酒的質量發展和服務業的行業發展也定會讓世界就此刮目相看!
錢東平(中國):
我相信世界上沒有人不喜歡喝葡萄酒,只是沒有喝到過好喝的葡萄酒。這取決于第一次帶你喝酒的那個人,和那款沒喝過的好喝的葡萄酒。涉足一座山林,我們需要一位向導,為你告知路徑,講述傳說,指點奇景,分享妙處。選擇葡萄酒的過程中,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賽就是我們葡萄酒選擇中的領路人,帶你一起感受葡萄酒的文化,領略葡萄酒的風土,幫你找出那一杯好喝的葡萄酒。
尚宣雨(中國):
第一次擔任那么大比賽的評委,賽前緊張的兩天沒有吃飯。比賽的時候,最開心就是很多國產葡萄酒品質非常好,而且同組的國外評委給中國的葡萄酒的評分都比我高。作為侍酒師,這兩年感觸特別多。我的顧客們從盲目地喝酒干杯到對葡萄酒的理性追求再到能夠成熟地品鑒優劣,選擇葡萄園,可以說對葡萄酒的理解大幅度提升。同時,我們的國產葡萄酒這兩年的品質也有了質的飛躍,所以很看好我們的國產葡萄酒。
鹿強(中國):
對中國葡萄酒企業來說,CMB是一個難得的展現自己的窗口和學習機會,通過這次大賽中國企業可以向競爭對手學習,了解自身的差距和行業最新的發展趨勢。同時,CMB對世界來說,也是一個了解中國葡萄酒行業和市場的良好契機。
Sergiu Nedelea(羅馬尼亞):
中國是葡萄酒進口大國之一,阿塞拜疆和中國之間的經濟關系和文化關系發展迅速。因此,近來阿塞拜疆的白葡萄酒、紅葡萄酒、干邑已出口到中國這并不讓人奇怪,我們正計劃未來進一步在中國市場發展。
Olaf Leenders(比利時):
中國葡萄酒的質量還是很令人驚艷的。我來自歐洲,20年前,歐洲人基本不喝來自智利、南美的葡萄酒,但是現在他們開始了解。說不準在未來的15~20年里,歐洲人會開始喝來自中國的葡萄酒。
Joke Holster(波蘭):
對于葡萄酒沒有什么偏好,因為如果我說這款酒好,就會忘記那款酒。所以只要葡萄酒釀的好,品質好,我都喜歡。
Andy de Brouwer(比利時):
到目前為止我只喝過一次中國紅葡萄酒。我的國家比利時的一家超市進口了這款酒,并在推薦的酒單上,所以我嘗了嘗。不過印象不深,所以這次來到中國,希望可以進一步了解并喝到更多的中國葡萄酒。
Gianfranco Maltese(意大利):
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講,是否得獎似乎成為能否購買的一個要素。大賽方主要目的就是向消費者提供一個質量保證的標志,以服務中國消費者為基本要素,讓中國消費者能買到高質量的酒這一點很好。
中國葡萄酒產業在近幾年得到了一個快速的發展,種植的葡萄品種也多以世界上常見的品種為主,中國應該進一步就酒的質量進行發展,相信會做得更好。
Andrew Graham(澳大利亞):
中國的赤霞珠葡萄酒很不錯。我知道寧夏產區,喝過來自那里的酒。目前,中國市場潛力巨大。我想面對中國市場,澳大利亞葡萄酒比歐洲葡萄酒更有優勢。
ILKKA SIREN(芬蘭):
在我的國家芬蘭,幾乎只有一兩款中國葡萄酒在售。作為大賽的評委,我還沒有喝過中國的葡萄酒,所以對中國葡萄酒的質量、文化、消費,進出口等更感興趣。
Dusan BREJC(斯洛文尼亞):
這次CMB和北京當地政府合作讓這場備受人們贊譽的國際性葡萄酒大獎賽在中國舉辦,這是值得讓人興奮和珍惜的。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葡萄種植國,作為一名來自歐盟的評委,我為中國市場的巨大增長潛力以及中國年輕一代專業葡萄酒人士精湛的專業技能而感到激動,最后說一句,北京稻香湖度假酒店的盛情接待讓我倍感榮幸。
Cav.Subhash Arora(印度) :
中國葡萄酒品質正在迅速提高,尤其是近10年以來。但我認為中國消費者需要更多的教育。我曾經在北京看到一款桃紅酒高達80歐元,我感到非常驚訝,也不能理解。要知道,全世界最好的桃紅酒也不過只有二三十歐元。我想,這也正是CMB的意義所在,它讓消費者能夠選擇超值的優質酒款。
Simon J Woolf (英國):
從2013年我第一次品嘗中國葡萄酒到今天品嘗寧夏產區的葡萄酒,可以感覺到進步非常明顯。作為一名對堅持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強力支持者,我希望看到更多酒莊向有機葡萄種植發展,并且非常希望看到中國的釀酒師能夠創造更多的具有個性和特色的產品。
Sasa SPIRANE(克羅地亞):
我有一家葡萄酒公司,近幾年,中國葡萄酒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并且發展非常迅速,出現了很多新興的產品,口味嘗起來也很不錯,我相信未來中國葡萄酒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Horia Hasnas(羅馬尼亞):
一年前,卜度安·哈弗先生告訴我,到中國來舉辦此次大獎賽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中國成為葡萄酒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而且中國不僅要提高葡萄酒的質量,還要為大眾培養葡萄酒文化。這必將會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但中國人完全有能力做到,用不了多久,中國將會成為葡萄酒界的超級大國。
Catalin Paduraru(羅馬尼亞):
我認為中國投資者應該以更開放的姿態抓住全球發展的機會,中國葡萄酒投資者可以利用國外的酒莊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推廣,并借機擴大全球品牌市場。另外,根據我的了解,東歐在未來可能成為中國酒商眼中的新機遇。在此祝中國葡萄酒好運!
Robin Kelley O'conner(美國):
來中國體驗中國產的葡萄酒,這是我一直所希望的。十年前,我就發現中國消費者對于波爾多葡萄酒的熱忱,那時我就深信他們對于法國其他產區的興趣也會迅速升溫,他們渴望了解法國最具活力的葡萄酒產區。
Tariyel Panahov(阿塞拜疆):
中國葡萄酒質量正在逐漸上升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最近幾年里,中國成功地走在了世界葡萄酒市場的前列,這非常讓人驚訝。對于我的國家來說,中國正在逐漸變成最重要的葡萄酒出口市場之一。
Aimée Lasseigne New(美國):
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我能在紐約幫助人們挑選他們最喜歡的葡萄酒?,F在,好運氣又把我帶到了中國。中國每個產區都有自己特定的飲食偏好和流行口味。這點和美國一樣,因此我們不能忽視掉這些不同,而把它看成是只有一個口味的市場。
Kirk Bauer (德國):
由國際葡萄酒專家頒發的CMB獎章將成為一個可靠的標志,同時,為中國葡萄酒消費者提供值得推薦的、令人愉悅的葡萄酒。無論他們是剛開始喝葡萄酒,還是偶爾喝葡萄酒,或者是經常喝葡萄酒。
Germán AlguacilVarona(西班牙):
今年CMB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心中的預期,毫無疑問,這是世界酒類大賽中最重要的賽事之一,令人驚訝的是,中國葡萄酒的質量和多樣性每年都在逐步提升,希望中國葡萄酒繼續保持這種發展勢頭。
Yair Kornblum Koren(以色列):
李德美教授主講的大師班非常有意思,并且分享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如中國葡萄酒的發展、葡萄酒的產區信息、消費情況及葡萄酒風格特征等。
Benoit Roumet(法國):
我曾在幾年前來中國推廣法國的盧瓦爾河谷的葡萄酒,所以現在算起來,到中國有25、6次了。很開心能夠再次來到中國。中國的葡萄酒市場越來越大,中國葡萄酒的品質每年都在提升。
Anibal JOSE-COUTINHO(葡萄牙):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中國,對于中國葡萄酒的了解,更多的時候是在大賽上,我接觸的中國葡萄酒當中,有些感覺很好,無論是在香氣還是均衡性上都不錯,但是有些產品表現一般,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偟膩碚f,中國葡萄酒的潛力還是巨大的,還有待繼續深入發展。
Jose Augusto MOREIRA(葡萄牙):
10年前,人們可能不怎么知道中國葡萄酒。5年前,人們可能略有了解。但是現在很多人都了解過中國葡萄酒,中國葡萄酒的發展非常迅速,并且口味也越來越好。但是中國葡萄酒之間有太多的相似之處,缺乏特色。另外,中國葡萄酒的品質越來越高,越來越接近波爾多等老產區的酒的品質,未來的市場潛力還是很大。
Christophe Andrieu(法國):
舉辦如此高品質的盛會讓人印象深刻,這是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獎賽舉辦地最漂亮的一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