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酒圈的大事莫過于2018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中國榜單的出爐。
9月5日一早,《華夏酒報》微信公眾號獨家重磅推出《2018CMB國際烈酒大賽中國榜單新鮮出爐,您的產品獲獎了嗎》,名單一公布,便引起了酒圈熱議。
從2016年的27款產品獲獎,到2017年的47款,再到今年的88款。可以說,中國烈酒在CMB大賽上獲獎總數近乎年年翻倍。
這是件值得祝賀的事情,在素有酒界“奧斯卡”之稱的賽事上斬獲佳績,一方面肯定了中國烈酒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給烈酒國際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華夏酒報》記者梳理了近三年中國區獲獎酒的情況,發現了些頗有趣味的事情。
香型、品類趨于多元化
首先,從香型上來看,濃香型酒獲獎數最多,但獲獎香型和品類已呈現多元化。
按照CMB大賽的規則,每種香型的酒都是單列成組品評。小組評委們從色、香、味、綜合感觀四個大項進行評分,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最后計算出平均分,計作該品種得分數。獲獎比例是參評品種總數的30%,其中,銀獎不低于84.5分,金獎不底于86.6分,大金獎不底于91分。
2016年~2018年,中國烈酒共收獲8枚大金獎。而這8枚獎牌全部頒給了白酒。三大主流香型獲獎數近乎持平。醬香型酒、濃香型酒都是3枚,清香型酒2枚。要特別說明的是,兩款清香型酒,都是小曲清香。其甘冽純凈的口感,更接近風靡全球的伏特加,因此更受國際評委們的喜愛。
從大金獎和金獎的總數來看,三屆比賽,醬香型酒、濃香型酒和清香型酒分別是18、37和16。其中,濃香型酒的獎牌數比其它兩種香型總和還要多。并且,每屆比賽中,濃香酒的獲獎產品數都是最多的。這與我國白酒香型的市場占比是一致的。但是,隨著貴州茅臺的一騎絕塵,醬香型酒在國際賽事的成績也很搶眼。
2017年4月10日,茅臺以市值715億超過帝亞吉歐成為全世界烈酒市值最高的酒廠,除了讓品牌走進國際視野,也讓人們記住了這款酒特有的味道——醬香突出,優雅細膩又帶著焦香、糊香。
除了主流三大香型,這三年獲得金獎榮譽的還有兼香型酒、鳳香型酒和芝麻香型酒。越來越多的香型走上國際舞臺,也說明世界對白酒的接受度越來越高。
此外,摘得金獎的烈酒還有白蘭地、威士忌和果露酒。其中,就有中國葡萄酒界龍頭企業——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其金獎白蘭地(珍藏五星版)拿下2018烈酒大賽金獎。雖然這些酒并不是我國的傳統烈酒,能與同品類的原產地區或國家并肩得獎,說明我們的生產工藝和口感已極具國際范兒。
修煉內功很重要
如果說一次獲獎是偶然,那么連續獲獎就是堅守高品質的必然。
有2家企業連續三年都獲獎,分別是北京八達嶺酒業有限公司和云南墨江地道酒業有限公司。其中,八達嶺酒業獲了4枚金獎、1枚銀獎,獲獎產品每年都不同。而墨江地道酒業摘得了1枚大金獎、2枚金獎、2枚銀獎,其中,摘得今年大金獎的產品在去年獲得了金獎。
同時,每屆比賽都會涌現出一個大贏家。
2016年中國共收獲16枚大金獎和金獎,四川沱牌舍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包攬了其中的四分之一。2017年,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除斬獲了唯一的大金獎外,還收獲了1枚金獎和1枚銀獎。而2018年是企業獲獎全面開花的一年——少康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摘得了1枚大金獎和5枚金獎,成為本屆賽事獲獎產品最多的企業;湖南湘窖酒業有限公司拿下1枚大金獎,又獲得1枚銀獎;山東百脈泉酒業有限公司的4款產品同時獲得金獎;賈湖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也收入2枚金獎、1枚銀獎。這其中,還有第一次參賽就拿獎的企業,比如,新疆第一窖古城酒業有限公司收入2枚金獎,金石灘酒業集團有限公司獲得2枚銀獎。
此外,四川省宜賓高洲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河南百泉春酒業有限公司、勁牌酒業有限公司、山東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重慶江記酒莊有限公司、吉林省榆樹錢酒業有限公司,還有獲得2018大金獎的貴州醇酒業有限公司也是將多屆獎牌收入囊中。
烈酒大賽每年更換舉辦地,邀請的評委人數每年都在變化,而送評的樣品也每年各不相同。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專業酒評家、媒體記者、經銷商、采購商、侍酒師等,每個人的味蕾和喜好并不一致,代表的消費習慣和適飲品類更是千差萬別,連續獲獎說明企業在“修煉內功”上著實下了一番功夫。
好品質還要有個性
獲獎企業的地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酒業生產大省,特色的區域性酒企也屢獲佳績。
2016年,共有12個省市直轄市的18家參賽酒企獲獎,2017年上升到17省市直轄市的33家企業,而2018年更進一步,達到21個省市直轄市的51家企業喜獲殊榮。這其中,大金獎的獲獎省份分別是吉林、北京、貴州、云南、湖南和河南。貴州連續三年都是獲獎企業最多的省份。究其原因,與2015年貴陽成為CMB大獎賽的舉辦城市密不可分。
CMB大賽每年選擇在不同的地方舉辦,也是在為不同地區的酒精飲品和當地的旅游業提高國際知名度。2015年,CMB大賽走進中國醬酒之都——貴陽,也讓中國白酒成為當屆比賽最大的贏家,并且使醬香型白酒站上這一國際平臺與世界名酒“碰杯”。我們可以預見,隨著呂梁成為2019年CMB大賽的舉辦地,中國白酒將會再次在世界上發出自己的最強音。
除了傳統的烈酒生產大省,還有很多區域性烈酒漸受關注。這些酒企來自廣東珠海、內蒙古赤峰、廣西桂林、遼寧盤錦、湖北襄陽、云南保山、甚至是上海等地。記者查閱相關企業信息發現,大多數的獲獎酒品價格并不高,有的產品市場價甚至在30~60元區間。這些質優價廉的烈酒占據了當地市場相當大的份額,也迎合了酒業市場回歸大眾消費的趨勢。
2018年,超過全國一半行政區域的酒企參加了CMB大賽,也足見大賽的魅力。經過近幾年的重組、改革、競合,白酒業在經歷低谷后迎來蓬勃發展的復蘇期,除了立足本地市場,做好國內市場,也有越來越多的酒企期望通過大賽的背書為自己走向國際化打下堅實基礎。
獲獎對企業來說無疑是一種肯定,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國際比賽發聲,但我們也要清晰地看到,個性化和好品質是相輔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