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工業轉向現代工業、從經驗化邁向理論化、從計劃經濟發展到市場經濟,一路走來篳路藍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所說:“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
而中國酒業作為這部壯麗史詩的一部分,以酒為媒,用陳釀回報,終成美酒。改革開放40年來,無數酒業人默默耕耘,辛勤付出,以他們卓越的見識、前瞻的規劃,不斷開創新技術、新理論,探索新市場、新營銷,為中國酒業的文化、歷史書寫新的篇章。
2018年9月28日,“致敬40年,中國酒業再出發”專題演講在2018中國千商大會·大連酒業峰會上舉行。期間,著名白酒專家梁邦昌,中國副食流通協會會長何繼紅,北京正一堂咨詢機構董事長楊光,貴州國壇和佳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孟珂,著名青年白酒專家、比利時布魯賽爾國際烈性酒大賽評委、源坤教育創始人鐘杰分別從品質、市場、營銷、醬酒風口、國際化5個方面解讀了“中國酒業40年”。
回顧40年,是向風雨同舟、砥礪前行的酒業人盡誠敬之心;展望40年,則是不忘初心,中國酒業在新時代下的再出發。畢竟下一個40年,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梁邦昌:多為白酒樹立正能量
改革開放的40年,梁邦昌始終與中國酒業共進退。在他看來,“中國酒業的輝煌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我總感覺到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又有些遺憾,什么遺憾呢?就是釀酒行業在美酒的正能量工作上還不能完全與國家發展同步,也跟不上行業發展的態勢。”所以,梁邦昌呼吁行業一定要給白酒多多樹立正能量。
為什么要樹立白酒的正能量?對此,梁邦昌表示,中國白酒是有魅力的并且具有四大特性:第一,白酒具有水火兼容性;第二,白酒具有精神、物質的雙塑性;第三,白酒有歷久彌香,厚積薄發的長壽基因;第四,白酒具有飲用功能的雙重性。而這獨具的特性恰恰蘊含了矛盾發展對立統一、宇宙守恒定律之物質定律、辯證發展理論等哲學觀。
梁邦昌進一步解釋說,只要好好解讀、宣傳、聯想,中國白酒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品牌和文化。而隨著消費的升級,品質的提升,今后白酒的發展必須要運用好文化這個推力。
何繼紅:中國酒業新黃金時代已開啟
作為中國食品、飲品流通領域的權威協會,中國副食流通協會一直十分關注酒行業的發展動態和趨勢,而作為會長的何繼紅更是見證了中國酒業從弱到強,從強到優的發展歷程。
她以十年為一個節點,通過大數據解讀了中國酒業發展的40年。
對比酒業生產、消費與全國糖酒食品交易會的交易量,何繼紅說,中國酒業在第一個十年完成了引導和支撐行業長遠發展的頂層設計;第二個十年,白酒業通過提價、增產拉開品牌形象化推廣大幕;第三個十年,酒業在經歷了5年寒冬后,迎來黃金發展的高峰期;第四個十年,酒業已由“黃金十年”中的巔峰期,跨過了“深度調整”的陣痛期,迎來了行業“暖陽化雪,峰回路轉”的突破式發展。
何繼紅表示,綜合酒業上市公司2017年的年報和2018年半年報的相關數據,我們有理由相信,進入到2018年,中國酒業的新黃金時代已經開啟,中國酒業未來的發展將更加輝煌。
楊光:與時代同步,與思想同行,與變革同體
楊光用四個關鍵詞分享了他眼中的中國酒業時代——破產、廣告、渠道、消費。
在他看來,在破產時代,誰能夠把產能做起來,誰就是行業老大;而廣告時代,誰得廣告誰就能掙得大錢;在渠道時代,渠道模式越領先,市場氛圍就越領先。如今,進入到消費時代,誰抓住消費者,誰就會實現高速增長。
總結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酒業的發展,楊光表示,我們一定要與時代同步,與思想同行,與變革同體。既要注重產能、質量,又要樹立品牌推廣,還要創新渠道,更要找到圈子,精準定位。要圍繞認知革命、膽量革命、頭部革命,緊密圍繞消費者邏輯、商業者邏輯、競爭者邏輯這三大邏輯來展開未來40年的競爭。
楊光堅信未來的40年隨著中國的再發展,中國在全世界影響力一定是最大的,而中國酒作為中國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它必將走向世界,未來40年一定是全球消費者熱愛中國白酒的40年。
蔡孟珂:在改革中厚積薄發
蔡孟珂不僅是貴州國壇老窖和佳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還是珠海和佳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她對改革開放40年可以說有著一份深深的敬意。因為改革開放的春風,她踏上了創業之路,基于多年在大醫療、大健康的服務領域的深耕,以及看好醬酒發展迎來的好時機,潛心積聚,投身白酒行業。
2012年初,蔡孟珂創建國壇,就在同一年,習近平總書記“新南巡”,提出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這讓她深受鼓舞。2015年,“供給側改革”政策的實施,白酒由此進入結構性調整,呼喚健康的“黃金年代”到來。也正是這一年,醬酒迎風堅挺,逆勢上揚。2017年,醬香熱更是持續發酵,量價齊升。隨著茅臺蟬聯全球烈酒品牌價值第一寶座,遵義躍升為世界烈酒第一產區……這一年底,蟄伏6年的蔡孟珂,踩點入場,正式提出國壇的營銷原點。而這恰恰也正如醬酒的釀造工藝,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在改革中厚積薄發。
鐘杰:中國白酒的國際化就是改變
在對內改革上,中國酒業發展的40年歷久彌新,而在對外開放上,我們的國際化之路才剛剛開始。作為白酒文化的推廣者和踐行者,鐘杰表示,白酒本身就具有國際化的風味基礎,回溯改革開放40年,從白酒國際化走過的路徑可以看到,白酒的國際化從企業自身行為跨步到行業共同行為,從單一的品牌推廣到中國白酒品類的打造傳播,從混亂無序的狀態走向有序的狀態,這些是白酒國際化有目共睹的成績。
鐘杰認為,繼續推進白酒國際化,必須要堅持中國白酒的文化自信、不斷推進白酒技術國際化、要強化培養酒業人才國際化,也要開拓白酒行業教育的國際化。歸根結底,中國白酒的國際化就是改變,通過融入世界來優化改變自己,用健康、文明、優美的中國白酒去改變中國消費者的心,去改變世界對白酒、對中國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