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0日貴州茅臺發布公告正式確認李保芳身兼“雙料”董事長以來,其一舉一動均引發業界高度的關注。果然,
幾天之后,茅臺集團先后召開了多個重要會議,為茅臺新時代發展定調和布局。這既算是李保芳的“董事長首秀”,也被業界評價為“新官上任三把火”。
5月14日,李保芳首次以董事長身份出席集團2018年1~4月經濟運行分析會。會議旨在找問題、找原因、提要求、提措施,安排部署下一步的工作,確保上半年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從而保證順利實現全年任務目標。
這場會議上,李保芳高度強調了生產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在辦公室是解決不了問題”、“生產管理部門及分管生產的各級領導要下車間,深入基層”、“出現問題要問計于一線職工,從實踐中找答案,不是從書本中找出路”等9條意見,全部指向加強高質量管理。
穩定和鞏固茅臺酒品質,一直是茅臺的“核心競爭力”。現在,新董事長再度強調高質量發展,可能更看重其支撐千億實現的基礎意義。
李保芳在會議上提出的“確保上半年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從而保證順利實現全年任務目標”,是一種實質性的指向。顯然,李保芳已在指揮茅臺全力沖刺全年900億任務目標,一旦完成,茅臺集團在千億目標上將快人一步。
5月15日,茅臺集團開了兩個重要會,第一個是金融管理委員會2018年度第一次會議,李保芳強調茅臺集團要像抓酒一樣抓好金融板塊,實現“實體+金融”雙輪驅動。
該會議強化茅臺對金融板塊的管理,是新管理層親自實施統籌的信號。可以設想,金融板塊未來作為茅臺集團強有力的一個抓手,將為千億計劃做堅實支撐。
第二個會最受業界關注,茅臺集團當天召開了2018年第五次黨委會,討論通過了茅臺研究院、“五大管理委員會”與“工藝技術攻關小組”的組建方案。
五大管理委員會涉及市場、投資、品牌、公關推廣、物資保障等五方面,涵蓋生產經營的重大事項與關鍵環節,強化了權力約束和監督。
其成立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效率、科學決策、防止權力過于集中滋生腐敗。茅臺公司治理結構向民主、現代化企業轉型不言而喻。
“工藝技術攻關小組”亮點在于,除茅臺公司現有高管、一線工匠大師及院校專家外,季克良、呂云懷等老領導被邀請進攻關小組,為公司集中組織開展生產技術攻關,化解生產技術難題,扎實抓好產品質量提供重要保證。
這一舉措,不免讓人想起五糧液集團公司董事長李曙光新政之初,“王國春時代”的老將劉友金被請進來,坐鎮企業為產品工藝技術定軍心。
5月17日,央視“國家品牌計劃”發展與創新理事會成員單位交流會議在茅臺舉行,包括云南白藥、郎酒集團、雙匯、中國聯通、格力電器等30家知名品牌齊聚。
作為發言嘉賓,云南白藥黨委書記王錦向李保芳連問三個問題。李保芳的回答涵蓋了品牌管理、系列酒發展及社會責任,令人耳目一新。在個人發言環節,李保芳繼續強調了他一貫的競合發展理念,首次對兩位大打廣告的“鄰居”國臺和郎酒表態支持,因為“它們能夠形成更大的醬香酒產能,共同把醬香酒的市場做大”。
從李保芳的“首秀”看,他首先定調了鞏固根本、堅實核心競爭力的基礎性工作;其次確立了茅臺制度性改革的方向,從“戰略層面”為茅臺千億助力;最后釋放始終不變的競合理念,推動茅臺引領行業的格局。
這個首秀讓我們看到了李保芳的水平和胸懷,也預示著進取中的茅臺,有著長遠和平衡的考慮,值得期待更出眾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