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2018年全年發布的相關釀酒行業標準進行梳理,共發現有已確定新標準2項,處于征求意見期的標準1項,經修訂后實施的標準2項。其中,有3項標準涉及白酒,2項標準涉及其他酒類。
從酒業相關標準的修訂、發布的數量來看,白酒依然是行業主力。
其中,包括經過修訂后開始正式實施的《特香型白酒》標準、《清香型白酒》標準,處于征求意見期的《濃香型白酒》標準。
近年來異軍突起的雞尾酒,也有相應的行業標準,在啤酒方面,首個純生啤酒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其中,較為小眾化的特香型白酒,在2018年經過了標準修訂與發布,針對特香型白酒定義、相關釀造標準、理化指標,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訂與調整。
最為大眾化的濃香型白酒,其新標準在2018年進入了新標準征求意見階段,新標準在產品定義、酸酯總量、感官要求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新的規定,提出了新的要求。
《清香型白酒》國家標準(修訂)經過修訂的新標準,體現了清香型白酒的內涵、品質和感官特色。修訂后的新版標準取消產品分類,不再區分高度酒與低度酒;對于感官特征的表述兼顧專業性和通俗性,便于專業鑒定和引導消費;酒度范圍、酒質分級、酒體成分檢測等理化要求與國際接軌,凸顯國際化香型優勢。
濃香型與清香型白酒新標準,一是注重國際化,在相關英文名稱與檢測標準上注重于國際接軌,為中國白酒國際化預做鋪墊,二是注重迎合市場趨勢,對低度化白酒的延伸和認可,體現了對消費需求的尊重。在業內看來,白酒的低度化與感官口味的復合化已經從成為大勢所趨,新標準加以補充認證,體現了行業標準的與時俱進。
預調雞尾酒相關標準同樣如此,在相關品類已經大火之后,制定嚴格標準,一是對企業生產、運營進行規劃;二是為品類多元化的趨勢進行助力,推動行業進行品類創新、迎合消費需求。